首页 > 资料 > 《村居》教案

《村居》教案

发布于:2021-06-05 11:18:32 作者:

《村居》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居》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村居》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村居》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后7个生字,会写“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村居》,背诵《村居》。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背诵《春晓》。

  3、出示新课课题《村居》,读题,学习“村、居”两字,解题。

  二、 学习《村居》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醉春、烟、散、学、忙、儿童

  (读准音──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随机理解词义,用“醉、忙”各说一句话)

  3、指名读全诗。

  4、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先认真地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这首诗中又写了哪些景物?用“”划出来。哪些地方读不懂的用“?”标出。

  两分钟后(小组长记时)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解决解决。

  5、全班汇报交流。

  6、学习全诗:

  ⑴学习第一、二句:

  通过“长、拂堤、醉、春烟”的理解,感悟草、莺、杨柳的形象。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谁能来说一说。

  指导朗读:

  用轻缓的语气读,感受春天的美景。

  ⑵学习第三、四句:

  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风筝是怎样放的?

  (唤起放风筝的记忆,体味其中的乐趣)

  指导朗读:

  读出放风筝的快乐之情。

  7、吟诵全诗。

  三、再现生字,指导写字“知、忙”

  四、拓展阅读有关春天的诗

《村居》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散、归、趁”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身的学习符号标志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同学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身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同学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溢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2、村子里的小朋友也和大家一样喜欢这美妙的春天吗?

  3、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防纸鸢

  4、你能读好它吗?自由读古诗第二句。

  5、指名读、齐读。

  6、你能配合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

  重点引导同学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7、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8、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将你的想法融进诗里读出来吗?

  9、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心爱的纸鸢,一边用诗歌表达自身的心情。

  四、背诵全诗

  1、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小朋友们也将自身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只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一定能背下来。

  2、生自由背。

  3、集体配乐吟诵。

  板书: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口述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

  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情景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词语是描写春天的,能说给大家听吗?

  2、指名说。

  3、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是哪一首呢?

  自读课题。我们要学习的是《村居》。

  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

  1、释题:在乡村居住。

  作者:高鼎,清朝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2、听录音读。

  3、自读,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读后检查:

  ⑴出示生字,读准音,记住形。

  ⑵指导书写,描红,临写。

  ⑶指名朗读,正音。

  ⑷跟录音读。

  三、细读全诗,解词释句,弄懂诗意

  1、诗歌主要写了哪个季节的什么景色?

  2、小组讨论,弄懂相关词语的意思。

  3、交流,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草长莺飞:野草旺盛生长,黄莺自由飞翔。

  拂:飘拂、拂拭、掠过。

  堤:堤岸。

  醉春烟: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

  纸鸢:纸做的风筝。

  4、诗句的意思知道吗?

  同桌互说后集体交流。

  (早春二月,地面草儿旺盛生长,空中莺儿自由飞翔,堤边杨柳飘拂摇曳,仿佛也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孩子们放学回来天色还早,赶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那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5、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再朗读全诗,读出感情:

  自读──指名读──纠正──指名读──齐读──跟录音读。

  四、赏读全诗,进入意境,熟读成诵

  1、看图读一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在头脑中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作者写出了我们儿童生活的乐趣,你喜欢这首诗吗?练习背诵。

  3、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心情如何?说一说。

  五、作业

  1、把《村居》这首诗描写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背诵。

  3、抄写这首诗。

  【板书】

  村居

  草长莺飞儿童散学

  醉春烟

  杨柳拂堤| 忙放纸鸢

  早春

  【教学反思】

  《村居》是一首教了多年的古诗,在今天的教学中,又赋予它新的涵义。让古诗融进生活,让学生融进古诗,体会到古诗背后的内容,使学生在古诗文化的熏陶下,激起对祖国古文化瑰宝的热爱之情。

  春天是儿童的,在烟花三月美丽的日子里,使儿童步入自然,享受自然,放飞风筝,放飞自己的快乐和理想。儿童是春天的,儿童属于春天生机的组成部分,儿童身上散发出的芳香是春天的细胞和色彩。当学生体会到儿童与春天融为有机的一体时,古诗背后的文化的乳汁已被学生挖掘并吮吸着,可谓水到渠成。

《村居》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多媒体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师描绘情境: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唱。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傍晚,农家的炊烟袅袅上升。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农家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这就是《村居》中描写的情景,同学们想去感受一下吗?

  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3个生字和4个要求会认的新字的读音。提示:

  平舌音的字:散、醉

  翘舌音的字:趁、纸

  后鼻音的字:莺

  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1、学习一句。

  1)指名读上半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地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上半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5)全班读下半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句。

  2、学习二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小组去读这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六、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字形,提出要注意的地方。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自由练习。

  4、组词。

《村居》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火”字旁,掌握两个多音字“散”、“长”。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火”字旁;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掌握两个多音字“散”、“长”。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或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画,谈话引入。

  (出示图画)乡村二月,天气暖和起来。春光明媚,风和日丽,青草生长,黄莺飞舞。春风的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白天渐渐长了,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放起了风筝。清朝有一个叫高鼎的诗人,看到这样美好的情景,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村居》(板书课题),请大家来读一读。

  二、熟读背诵古诗。

  1、“村”“居”是我们这课要学的生字,你给它们组个词吗?

  2、跟老师来一起读读这首古诗吧。

  3、自己练习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长”在本课读zhang,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chang)咱们来给这两个读音分别组组词吧。在这首小诗里,有很多个“长”,和同桌一起读读,读准“长”的发音。

  4、指读、齐读。

  5、质疑:关于这首诗,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6、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练习:给意思相同的词语连线

  回来风筝放学

  散学归来纸鸢

  7、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定位联想,识记生字。

  1、读一读黑板上的字,如果忘记了哪个字的读音,就想一想它在古诗中的位置,肯定会帮你读出这个字的。

  2、按顺序读黑板上的字,打乱顺序读黑板上的生字。

  3、现在我们打开书,再读读这首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开火车读生字组词。

  3、读一读黑板上的词,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二、识字、写字

  1、认识“火”字旁,指导书写。

  (出示“烟”)在烟字中,有一个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偏旁,它就是火字旁。认真观察,火字做旁有什么变化呢?

  2、指导书写“因”:(出示“因”。)看拼音,读读这个字。组词。注意先里面后封口的笔顺规则;大字的捺变点。

  3、本课中左窄右宽的字还有哪些?(村、堤)自己观察好字。同桌之间说一说怎么记住“散、放”,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写什么?

  4、(出示“散”)请大家读读这个字。拿出字典,看看它的另一个字音是什么。你发现这个多音字的发音规律了吗?

  5、写其它的字。

《村居》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习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

  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

  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习生字

  1、正字音:

  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

  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1、学习一、二句:

  ①指名读第一句:

  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②指名说,老师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③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④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⑤全班读第二句。

  ⑥看课件师配音说:

  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卷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⑦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⑧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⑨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

  河堤/杨柳/醉/春烟。

  ⑩全班齐读一二句。

  2、学习三、四句:

  ①指名读。

  ②老师解释:

  “纸鸢”就是指风筝。

  ③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

  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④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⑤男女比赛读。

  ⑥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

  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