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南京夏至吃什么

南京夏至吃什么

发布于:2020-08-22 06:59:36 作者:

南京夏至吃什么

  南京夏至吃什么?夏至节气过后,就要到一年最热的时候,为了平安度夏,民间保留着很多习俗,那么南京夏至吃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南京夏至的饮食习俗。

南京夏至吃什么

  南京夏至吃什么?

  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因为其重要性,很多地方自古以来就直接以“节”来命名这一天,因此夏至又被称为夏节。老南京过夏至还是颇有讲究的,吃面条、禁诅咒、戒剃头,有的地方热闹程度不亚于端午节。

  1、吃凉面

  首先在这天要吃凉面,且有句俗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然后还要在这天称称体重,这是有讲究的,因为夏至过后南京进入梅雨季节,随后而来的就是酷热难当的“三伏天”,人们很难忍受这样的天气,身体比起其他的日子要差些,一般体重下降。在夏至称体重就是期望在这个夏天里吃好睡好,身体好自然体重也不会下降了。

  每到夏至老南京人有吃面的习俗。“冬至馄饨夏至面”,一大蓝边碗里堆满了长长的面条,老南京一般都会在面条上放上豆芽、芹菜、胡萝卜丝等时节菜,红红绿绿非常好看。有的还放上一些鸡蛋丝,寓意生活越来越富。

  问到原因,老人们说夏至麦收已完,稻秧也插完毕,所谓“夏至关秧门”。为此,夏至面其实是品尝新麦子活动,以此来犒劳全家人。还有的老人也说南京的夏天总是很长,吃面有着平安长寿的好兆头。“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人们盼望送走夏天,凉爽的天气早日到来。

  不仅南京人吃面,夏至吃面是汉族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夏至吃面是有说法的,夏至虽不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但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到来。人们从夏至开始改变饮食,以热量低、便于制作、清凉的食品为主要饮食,面条通常为一般家庭的首选。所以,夏至面也叫做“入伏面”。

  2、吃豌豆糕

  “夏至”这一天,在老南京的'风俗中,大人要叫小孩骑坐于门槛上吃豌豆糕防百病。据民国时期民俗学家潘宗鼎在《金陵岁时记》中解释,这项风俗的由来是因为夏令天气火热,人们多不思饮食,才让小孩先吃豌豆糕开胃。

  豌豆糕又叫豆沙糕,澄沙糕,宜在夏季食用。用上等豌豆脱皮磨粉,加入白糖、柿饼、柿子霜制作而成。香甜可口,清凉下火,爽口绵甜,益脾胃,解热祛毒。

  做法很简单,将豌豆磨细,温火熬成糊状,加糖精、食色,搅匀。另取柿饼,去盖切成薄片,摆入容器内,撒一层青红丝,一层豌豆糊。依次撒若干层后,晾冷。凝结即成,食时切块盛盘,滴雪花白糖及香精水少许。

  南京夏至的习俗

  迎接炎热时节的到来,老南京人还有一有趣的“送夏”之俗。《岁华忆语》说:“人家有嫁女者,在五月前,必备纱葛之衣赠之,曰‘送夏’。”一般是送女儿、女婿纱罗衣裳各一身。

  大户人家还要送去芭蕉扇、折扇、宫扇及时令食物等,让女儿(新媳妇)将这些物件分送姑嫂、犒劳丫环和老妈子等人。

  “老南京”一般比较注重夏日养生,提倡顺应自然阴阳盛衰变化。进入夏至,天气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浓重,要适当多吃些杂粮,不可过多食用热性食物如辣椒、洋葱、荔枝等,以免内热过重;冷食瓜果也应当适可而止,不可过多食用,以免损伤到脾胃。


夏至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夏至对农作物的影响有哪些

2.夏至为什么要吃面

3.2017夏至是什么时候

4.夏至节气的习俗

5.夏至的准确时间及习俗

6.夏至是第几个节气

7.夏至为什么不是最热

8.夏至时节各地饮食习俗

9.夏至为什么又称为夏至节

10.夏至代表什么意思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生活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