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棕竹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棕竹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发布于:2020-08-20 23:09:22 作者:

棕竹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棕竹又称观音竹、筋头竹、棕榈竹、矮棕竹,为棕榈科,棕竹属常绿观叶植物。那棕竹的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如何?棕竹容易养活吗?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吧。

  棕竹的养殖方法

  土壤

  棕竹盆景可用腐叶土、园土、河沙等量混合配制作为基质,种植时可加适量基肥。盆栽用土以含大量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为最适合,培养土可用园土6份、腐叶土4份混合使用,用烧泥盆栽种。

  光照

  棕竹为南方植物,宜放置于温暖、湿润、通风和较庇荫的`场所。平时养护关键是不可让阳光直射,否则会造成茎叶枯黄,应将盆株放在棚架下、大树下、有遮阴阳台及走廊里。生长季要遮阴,尤其夏季忌烈日暴晒,否则叶片发黄,植株生长缓慢而低矮,一般遮阴度掌握50%左右。棕竹生长要求通风良好的环境,如通风不良易发生介壳虫。

  温度

  棕竹性喜半阴、稍湿润和通风的环境,有一定的耐寒力,但不耐北方的严寒霜冻,该地区只能作盆栽,冬季移入室内越冬,室温保持不低于5℃,即可安全越冬。适宜温度10~30℃,气温高于34摄氏度时,叶片常会焦边,生长停滞,越冬温度不低于5℃,株形小,生长缓慢。棕竹冬季畏寒,在零下3℃-4℃易受冻害,可移至室内过冬,既可以免受冻害,又可以作为厅堂、客室摆设。露地栽种过冬可以雍土防寒,来春剪去老叶,仍可以萌发出新叶。

  浇水

  夏季气温高、土易干,要早晚浇水,并喷叶面水。春秋季节浇水不宜太勤,只要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稍带干)即可,冬季要控制浇水。平时要保持盆土湿润,但也不可积水,棕竹容易烂根,最怕积水。夏季要早晚浇水,并喷叶面水。

  施肥

  春秋季节每隔3-4星期,施以20%-30%腐熟人粪尿或饼肥水,可使植株生长健壮,叶片青绿。在春夏生长期间,宜薄肥勤施,以腐熟的饼肥水较好,肥料中可加少量的硫酸亚铁,使其叶色翠绿。旺盛生长期5-9月份每月施液肥1-2次,为控制高度,5月份可浇灌1次400ppm的多效唑,能有效地控制其生长过高。

  修剪

  棕竹的修剪很简单,主要剪去其枯黄叶及病叶,如层次太密,也可进行疏剪。

  翻盆

  每隔2年翻盆一次,对新生的植株,可进行分株栽植或重新布局。翻盆时间宜在春季3~4月进行。要换去1B2以上旧土,培以疏松的腐殖土。

  病虫害

  棕竹生长要求通风良好的环境,如通风不良易发生介壳虫。若少量发生,应及时人工刮除,并用800倍氧化乐果液防治,同时注意通风透气,及时修剪枯枝败叶。棕竹病虫害较少,主要有介壳虫,经常施以少量硫酸亚铁溶液,可防止叶片黄化。

  棕竹养殖注意事项

  1、棕竹生长期应该经常在植物的叶片上喷洒水分,适合盆栽。

  2、棕竹虽然耐阴,但也需要适当的光照,如果太少光照,会导致叶片变黄,如果再加上通风不良,植物会产生寄生虫,影响植物的生长。

  3、每次施肥要量少,次数要多。以有机肥为主,微量肥料作为辅助。

  4、棕竹需要大量的水,浇水时记得从棕竹的生长点往下淋,让清水自上往下流到根部,保持盆内湿度。

  5、棕竹容易受到红蜘蛛、锈壁虱、叶斑病、介壳虫等病虫危害,如发现叶片上有病虫,应及时喷药处理。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生活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