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发布于:2022-03-11 17:08:58 作者:

精选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合集8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合集8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明确指导思想: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确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5、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采取相应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操作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2

  继续深化“高效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课题研究,提倡高效课堂教学,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培养师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师教学质量。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1、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

  1、数一数

  2、比一比

  3、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认识物体和图形

  5、分类

  6、11—20的认识

  7、认识钟表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数学乐园

  10、我们的校园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教学目标: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组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

  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这是学生学习20以内仅为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

  六、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时间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 及20以内的家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七、教学进度:

  周次时间内容

  18.25-9.2数一数比一比

  29.3-9.91—5的认识和加减法

  39.10-9.16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9.17-9.23认识物体和图形

  59.24-9.30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

  610.1-10.7分类

  710.8—10.144的认识和加减法

  810.15-10.21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910.22-10.28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10.29-11.4期中复习以及期中测试

  1111.5-11.11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211.12-11.18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311.19-11.2511—20各数的认识

  1411.26-12.211—20各数的认识

  1512.3-12.9认识钟表

  1612.10-12.16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712.17-12.23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812.24-12.30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12.31-1.6期末复习

  201.7-1.13期末考试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班级情况分析:

  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我担任一年级(4)班的数学和一年级(1)班、(4)班《品德与生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一(4)班有50名学生,其中有男生28名,女生22名,少数民族学生31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但是由于这些学生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还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我将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准备课, 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数学乐园;认识图形(一),活动园地;11~20各数的认识, 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最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我们的校园,数学实践活动;总复习。

  四、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表达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资料,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教学理念:

  重视以小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小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小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小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小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进取的态度,有上好课的欲望。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习上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特别是口算能力提高很大。有一些同学基础比较好。多数同学能理解所学内容,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变式练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个别小朋友上课不太用心。接受力比较差,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小学生做题时也比较粗心。

  三、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领域

  1、从生活实例中感受认识更多数的必要性,能读写10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组成,能说出100以内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

  3、会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用坚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能解释估算的结果。

  4、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生活中时间的作用。

  5、能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认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6、能辨认长、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会用这些图形拼图;能认识生活中的这些简单图形,并从初步感受几何图形美。

  7、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活动中,体会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学习寻找简单平面图形的共性。

  8、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提出并回答数学问题,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完成简单的统计图表。

  (二)数学思考领域

  1、能应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加减法的学习探索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

  3、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解释,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4、在认识图形以及辩认方向和位置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领域

  1、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经验。

  2、在老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与同伴解决问题的合作体验,有初步的合作意识。

  4、能在算法多样化的探讨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5、能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领域

  1、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解决所学问题,能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识生活中的数,认识生活中的图形,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数学活动。

  3、能用100以内的数、位置和方向、平面图形、统计等知识描述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5、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四、教材编写特点:

  重视小学生经验,选择贴近小学生实际的学习内容。

  提供探索的空间,重视小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

  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学习内容。

  重视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操作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用数学文化拓展学习内容,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六、教学措施及方法:

  1、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小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小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小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了解小小学生的特点,仔细专研教材,根据小学生实际认真备课,备好切实可行的教案。

  5、课后认识批改小学生的作业,并作好记载,根据地小学生情况及时订证,对掌握不好的小学生个别指导,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结。

  6、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时间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7、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8、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共31个学生。虽然大部分人在入学前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尤其是少数学生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没有很好的养成。刚进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习惯,但又天真活泼,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可塑性很强。因此,这学期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

  本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数,比较,1—10理解,加减,物体图形理解,分类,11—20理解,钟表理解,20以内进位加法,数学天堂,我们的校园,总评。

  1、熟练统计20以内的物体数量,区分哪些是哪些,掌握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数字的构成,读写1到20的数字。

  2、初步了解加减的含义和加减公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加减的关系,熟练计算10以内的一位数加减。

  3、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知道符号“=”、“和”,你就会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字的大小。

  5、直观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6、初步了解分类方法,简单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确认半天。

  8、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工作认真,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教材分析

  1、每个单元后面都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起到很好的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公园体现了主体性原则,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注重学生的经验和体会,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和学习材料

  4、数的识别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渐形成数的概念,达到熟练计算

  5、注意学生对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意识到数字可以用来表达和交流,初步建立数字感

  6、计算教学反映了算法的多样性,允许学生使用他们认为适合计算的方法

  7、直观理解三维和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这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实用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3、注意选择对孩子充满兴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

  4、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2、使学生了解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一位数和十位数的数字含义,熟练计数20以内的数字,正确读写20以内的数字,掌握20以内的数字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掌握20以内数字的顺序,比较20以内数字的大小。

  3、让学生知道三个符号=、并且会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字的大小。

  4、使学生了解加减的含义,直观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减的关系,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连续加、连续减、加减的混合表达式。

  5、让学生根据容易的加减运算,一步算出图形应用题。了解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如果你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你会列出公式,指出已经统计过的单位名称,听写答案,读实物或直接看图,听写问题的意思,简单说出与其余的数量关系。

  6、让学生直观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对这些数字有初步了解。

  7、结合专题地图和插图及相关资料,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工整的良好习惯,学会系统地、按地思考。

  (2)、数学思维

  1、可以用生活经验,去解释相关的数学信息,学会用具体的数据去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它可以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运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的概念。

  3、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7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是必修4包括第一章《三角函数》和第二章《平面向量》。按照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必修4教学需要36个课时(不包含考试与测验 的时间);第五章的教学需要22个课时,共计需要58个课时。必修3需要30个课时。 本学期有两次月考和五一长假,实际授课时间为18周,按每周5.5课时计算,数学课时达到93课时左右,时间比较充足。这为我们数学组全面贯彻低切入、 慢节奏的教学方针提供了保障,也是我们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又一次极好的机会。

  教学计划:

  依据年级备课组的高一数学教学进度安排,本学期的期中考试(5月上旬进行)涵盖的内容为必修3与三角函数前面内容,三角函数将在上半学期讲授,这样下半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为38个课时,完成三角剩内容与平面向量的教学,及整个学期的复习。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高一备课组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团结合作,互相学习,认真 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全面提高,为来年高考作 好充分的准备,争取优异的成绩。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在探究三角函数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2)通过揭示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算法初步,1算法步骤2程序框图(起始框,判断框,附值框,)3silab语言(顺序,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第二部分,统计,第三步分,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三、 具体措施

  1.期中考前上好第一册(必修3),期中考后完成好必修4

  2.抓好数学补差,培优活动 各班在星期1或星期4的下午

  3.立足于教材。

  4.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及每一章课后习题

  5、继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6、继续认真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师徒间经常听课交流,认真评课。集中备课,共同商讨教材等。

  7、抓好竞赛辅导,

  8、段统一考试在周日或者周三的晚自修时间,每隔2周考一次;

  9、响应学校教务处的备课计划安排,督促组员落实工作;

  10、抓好集体备课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一、情况分析

  一(1)班有学生47人。全部进入学前班,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因为学前班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

  二、目的要求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

  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

  方形、三角形。

  4、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实践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

  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 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 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 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 关系。

  四、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 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 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五、教学安排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教学计划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