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一年级教学计划

一年级教学计划

发布于:2022-01-28 04:11:33 作者:

一年级教学计划范文锦集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教学计划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教学计划范文锦集5篇

一年级教学计划 篇1

  一、学情分析

  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根据《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水平一”的活动与内容目标要求,把所编的队形练习、基本体操、走、跑、跳跃、投掷、滚动和滚翻、韵律活动和简易舞蹈等诸项内容统一归类,称为“基本活动”。这些内容,都是一些最简单的身体基本活动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实用性技能,没有典型的运动项目。小学一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但对体育基本活动的动作概念和方法了解很少,因此,基本活动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活动起来,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各种体育活动的技术和技能打下一定基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把本来较为简单的动作教的复杂化,也不宜以竞技性运动项目的训练手段运用于基本活动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方法。

  2、学会一些基本活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三、教学措施

  1、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认真备课,以学生练习为主,并有计划、有组织的锻炼学生身体。

  2、多运用体育小游戏,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运动能力,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灵敏、协调性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及时进行考评,利用语言激励学生,提高练习的效果。

  四、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一1、引导课:认真上好体育课(室内理论课)2、游戏:快快集合;排队上课、集合、解散;3、双脚连续跳;游戏:快快集合4、跳跃:单脚向前跳;

  二1、跑:听各种信号的起跑2、队列:报数、原地三面转法、原地踏步3、小学生广播体操(预备节—第一节)4、走:两臂放在不同部位用前脚掌走

  三1、队形队列:向左(右)转、向后转2、复习小学生广播体操(预备节—第一节)

  四1、复习队列队形2、韵律活动:听音乐做动作;基本姿态练习3、模仿动物走;走跑交替4、跑:30米自然放松跑

  五1、小学生广播体操(第二节—第三节)2、跳跃;模仿动物跳3、韵律活动:听音乐做动作;基本姿态练习4、队列:踏步—齐步走;复习原地转法

  六1、跑:障碍赛跑2、拍球;拍球比多3、复习小学生广播体操(第二节—第三节)4、前滚翻;跳垫子游戏

  七1、投掷:持轻物掷远2、跑:30米自然加速跑3、基本体操:基本部位操4、前滚翻;换物接力

  八1、小学生广播体操(第三节—第四节)2、滚翻:前滚翻成蹲撑3、队列队形:齐步走—立定;4、投掷:持轻物掷远

  九1、快速跑;接力游戏2、拍球;传球接力3、复习小学生广播体操(第三节—第四节)4、跳跃:跑几步一脚踏跳,双脚落入沙坑

  十1、坐位体前屈2、韵律舞蹈:模仿动物形象的舞蹈动作;3、立定跳远3、基础知识:与同伴在游戏中友好相处4、滚翻:前滚翻成蹲撑4跳小绳;跳绳比多

  十一1、走和跑:2、拍球接力;协调性练习3、立定跳远4、30米快速跑

  十二1、复习队列队行;2、基本体操:各种压腿、踢腿3、后踢步加手臂动作;柔韧练习4、50米快速跑

  十三1、跳小绳;跳绳比多2、拍手操;3、模仿动物爬;爬垫子接力4、投掷:双手向前抛实心球

  十四1、韵律舞蹈:模仿动物形象的舞蹈动作2、走跑练习;游戏:跳进去拍人3、坐位体前屈4、投掷:双手向前抛实心球十五1、复习正确的走和正确的跑;2、队列:走圆形;十字接力3、复习小学生广播体操;4、30米快速跑

  十六1、模仿动物形象的简单舞蹈动作;集中注意力游戏2、400—600米一般耐力跑3、基础知识:体育运动与营养卫生4、拍球接力;协调性练习

  十七1、跳跃:跑几步一脚踏跳,双脚落入沙坑2、400—600米一般耐力跑3、复习基本队列队行;4、模仿动物爬;爬垫子接力

  十八1、达标测试:立定跳远2、小学生广播体操3、400—600米一般耐力跑4、跳小绳,跳绳比多

一年级教学计划 篇2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的校本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橡皮泥制作课。通过捏橡皮泥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勇于探索实践的良好品质。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并学会主动交流、合作分享、实践创新。

  3、学习和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动手中激发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任务:

  充分体现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活动化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为主目标,形成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人、小组、班级活动方式,组织好校本课程的实施。

  四、教学措施

  1、多种形式培养兴趣,生动活泼发掘潜能。充分挖掘学科课程的科技含量,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结合学生特点适当补充一些科普新知识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时间以发挥创作空间。

  3、采取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一个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4、对学生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及时而且积极的评价,激励新的创新火花的迸发。

  5、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

  (略)

一年级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珠心算是我国发明的文化特产,从珠算发展到心算,可以开发幼儿的右脑,发展幼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训练中不仅培养幼儿认真仔细、坚强毅力,竞争意识,分秒必争,不断追求的意念,还能培养幼儿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珠心算的兴趣。

  2、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拨珠方法。

  3、通过熟练拨珠、珠数对应,进行空拨、想拨,发展幼儿的记忆力,观察力和思维敏捷性。

  4、学会双手拨珠,建立两档珠映象。

  5、在多位数的加减混合中能够运用正确的指法,在算盘上数位对齐。

  6、通过摹拟拨珠,数珠互译过渡到大脑思维,从而由珠算技能转化为心智技能。

  三、教学内容:

  1.认识算盘,会正确拨珠,看珠写数,看数译珠。

  2.能珠算一、两位数五笔、七笔、十笔加减法和加减混合题,并能正确地看心算、听心算。

  3.规范化训练,培养良好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

  4.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的基本拨珠方法,能正确珠算十笔两位,两位与三位,三位的加法和加减混合题。

  5.熟记乘法口诀,学会看心算两位乘一位、三位乘一位、四位

  乘一位,并能达到一定速度,并能正确地听心算。

  6.规范化训练,培养良好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措施:

  1.强化基本训练,夯实发展基础

  (1)珠算是珠心算的基础,珠心算则是珠算的最高形式与目标,在珠心算训练中,首先要抓好珠算训练,只有实打算盘打得正确,打得快,才能促进珠心算正确、迅速,每节课开头都要进行3~5分钟的珠算基本训练。

  (2)从起步抓起,根据珠心算的特点,重视教学方法的探究,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动作操作的训练,强化基本训练和形成心智技能(内化)。在习惯养成上要求拨珠时姿势正确,指法分工明确,布数合理灵活,算法表述等训练。突出实拨,空拨和想拨,注意描述拨珠过程的语言表达,使学生有效地形成较熟练的珠心算能力。

  (3)在珠心算的训练中,学生必须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因此在每节课的训练前,反复训练,排除干扰的能力,使学生在每次训练时都投入全部注意力,养成好习惯。其次珠心算训练要按实拨、空拨、看拨、想拨的步骤一步一个脚印,特别在看数,听数、记数、写数、拨珠和心算等方面都来不得半点马虎,要严格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规范认真操作,逐步形成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2.优化训练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1)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堂结构等方面要做到日益优化,尽可能做到内容、方法要“活”,组织形式要“动”。

  (2)认真备好课,记录好每位学生的训练情况,高效规范地训

  练,并且有目的有重点的培养精英苗子,同时要勇于探索、科学训练、乐于奉献,走出自己的路子。

  (3)珠心算训练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训练的效率,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采用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算得快,算得准,夺星星等激励方式,采用游戏、故事等形式,避免简单、单调的方法,给予孩子的知识要更富于立体感,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构建评价机制,创设竞争氛围

  (1)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的个体差异会充分体现出来,有的学得快,有的学得慢。根据孩子们不同的表现,我们教师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要求,对接受慢的给予及时辅导,不让他们的问题积累太多,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的竞争有利于促进相互督促,相互学习,以竞争促进大家追求更高的目标和共同进步,并建立轮换淘汰的机制。

  4.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能力

  珠心算的教学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一个孩子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课后陪练辅导,所以我们注重做好与家长的联系合作,形成家校合力,要让家长对珠心算有所了解,共同关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每一滴。

一年级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河北省小学的地方课程。要成为高素质的学生,除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外,心理健康素质至关重要。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树卫“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的观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自信自强的心理品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为:

  1.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处理现实生活和适应未来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2.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心理保健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并根据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辅导取向,本课主要设计四个模块的内容:

  第一部分:认识自己,树卫信心。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克服自卑、树卫信心。

  第二部分:积极主动,学会学习。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全力投入学习生活。

一年级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培养阅读习惯是学好语文的首要前提,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注重阅读和积累是当前语文的教学重点。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培养新时期的合格人才,学校正在开展书香校园的阅读专题活动,针对此次活动,我制定了这份阅读计划。

  二、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时间不长,只学习了拼音和少量的生字,识字能力有限,因此课外阅读的开始阶段需要教师的指导及陪伴。教师要多为他们朗读令他们感兴趣的作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阅读目标:

  1、开拓阅读面,激发阅读激情,降低理解度,提高阅读质量,懂得选择合适的书籍。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能力。在阅读时间、形式、速度、方法、内容诸方面都能有较大的突破;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获得多种信息,获得独特体验。

  4、培养学生的智力水平。在语言得到丰富积累的同时,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具体措施:

  1、坚持每天中午利用看护前的十五分钟为孩子朗读,内容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童话和寓言故事。

  2、坚持古诗诵读,让孩子们不时温习一年级必背古诗,还可以进行与课文相关的古诗拓展。

  3、坚持亲子共读,达成家校共识,每天家长坚持陪伴孩子读书至少15分钟。

  4、坚持积累成语,每逢周二和周四进行积累后的交流。

  5、坚持写话训练,每逢周一、三、五为写话日,学生可以自选写话内容,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话题进行写话。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教学计划

上一篇:小学教学计划

下一篇:中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