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读后感

发布于:2022-05-25 02:25:31 作者:

《爱的教育》读后感13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的教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的教育》读后感13篇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

  我读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得《爱的教育》,我很喜欢这本书。

  这本书的每个故事都能告诉我一个道理。

  书中九个讲述老师的故事让我懂得了为什么要尊敬老师、爱老师、感恩每一位老师。读了这本书,我感觉我们的老师跟书里的波巴尼老师一样,也跟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和蔼可亲。学校的老师辛勤地工作,教我们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知识。老师教育我们要热爱祖国、努力学习本事,长大为祖国服务。老师关心爱护我们,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我们。

  老师严格要求我们学习和做事要努力做到最好,我们做得不好的时候,我们有了错误的时候,老师总是比家长还要耐心,苦口婆心地教育和帮助我们,为了我们进步,那么忙还经常跟家长交流。记得这学期我们上二年级了,一开学我就上了“光荣榜”:我们十几位同学因为暑假作业的语文书写完成得不合格,香香老师点名要求我们补写。每天在生字本上书写三行,九个词,直到书写合乎要求为止。老师就是为我们好,为我们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才这样严格要求我们的,对谁都不例外。

  我在一年级学到了很多知识,现在我是二年级的学生了,我们亲眼看到老师为我们付出的辛苦,亲身体会到老师对我们的爱。我们在学校过得特别愉快。我们长大了,现在已经明白了很多道理。老师就是辛勤的园丁,我们就是一棵棵小树苗。老师不辞劳苦地培育着一棵棵小苗,让我们茁壮地成长。

  这本书和家长都告诉了我们要尊敬和感谢老师,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感谢我的老师,我爱我的老师。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2

  爱,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爱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享受爱。而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我才真正领悟了爱的境界。

  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犹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但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古往今来,有多少爱的真情啊,可见,爱,是无处不在的。我们一出生,就沉浸在爱的海洋里,有父母的爱和爷爷奶奶的爱。渐渐长大了,上学了,又有老师的爱,同学们的爱。爱就如空气一般,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爱,我们从未离开它,离开了爱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的人。爱可以使人绝处逢生,爱可以使浪子回头,爱又可以激发人无穷的力量。

  是爱,使我们能快乐地成长,是爱,给予了我们内心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爱是伟大的,爱是宽恕的,爱又是包容的。爱是教育的源泉,爱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快乐。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沐浴在爱的海洋里。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3

  这个暑假我过得很有意义,因为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这本书经过对生活朴素的描述,使我感受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忙!我认为这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

  书中有一篇文章叫《要学会爱人》给我印象最深,主要资料是讲,安利柯的父亲看见安利柯走路时不细心撞了一个妇人,连对不起也没说就走了,感到十分生气,并告诉他今后应当怎样尊敬别人,培养好的品德。经过这件事,我想到了我自我,说实话,我有时也和安利柯差不多,家长在时我都很有礼貌,但当家长不在时,我就变懒了,见到谁就低下头当没看见,别说打招呼了。

  记得有一次,在去奶奶家的路上,碰见我家隔壁的王叔叔,大老远我就低着头,装做没看见,我也不知人家是怎样想的,是不是从此把我看成一个坏孩子呢?总之,我这样是十分不礼貌的。

  还有一次,是在上学的路上,当我走到一个上坡路时,发现一位老奶奶手推轮椅吃力地往上走,本来这时我应当赶紧去帮忙,可我还在犹豫了,到底去还是不去呢?正当我犹豫不决时,我身旁的一位阿姨连忙跑过去帮老奶奶推车,并对她说:“上坡路陡,我帮你吧。”之后,又把那位老奶奶送送到了目的地。看到这些,我十分的后悔,后悔我当时为什么犹豫。我突然发现我的爱心哪里去了,我怎样变成这个样貌。我便暗地里对自我发誓,以后我要做一名有爱心的人。

  从此以后,我学会了关爱他人。如果有同学摔倒了,就连忙扶起来;看见有人遇到困难,就及时帮忙;给老人让路、给盲人引路、见穷人施舍、见伤员施救这都是礼貌的表现,都是爱的表现,我都努力去做。慢慢地,我懂了:一个人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必须从小事做起。小事不注意,大事成不了。

  我真期望全世界的人都充满爱心!正如一句歌词所唱的:“仅有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完美的未来。”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4

  这个暑假我过得很有意义,因为我读了很多书,其中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这本书通过对生活朴素的'描写,使我感受到人类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我认为这都离不开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

  书中有一篇文章叫《要学会爱人》给我印象最深,主要内容是讲,安利柯的父亲看见安利柯走路时不小心撞了一个妇人,连对不起也没说就走了,感到非常生气,并告诉他今后应该怎样尊敬别人,培养好的品德。通过这件事,我想到了我自己,说实话,我有时也和安利柯差不多,家长在时我都很有礼貌,但当家长不在时,我就变懒了,见到谁就低下头当没看见,别说打招呼了。

  记得有一次,在去奶奶家的路上,碰见我家隔壁的王叔叔,大老远我就低着头,装做没看见,我也不知人家是怎么想的,是不是从此把我看成一个坏孩子呢?总之,我这样是非常不礼貌的。

  还有一次,是在上学的路上,当我走到一个上坡路时,发现一位老奶奶手推轮椅吃力地往上走,本来这时我应该赶紧去帮忙,可我还在犹豫了,到底去还是不去呢?正当我犹豫不决时,我身旁的一位阿姨连忙跑过去帮老奶奶推车,并对她说:“上坡路陡,我帮你吧。”之后,又把那位老奶奶送送到了目的地。看到这些,我非常的后悔,后悔我当时为什么犹豫。我突然发现我的爱心哪里去了,我怎么变成这个样子。我便暗地里对自己发誓,以后我要做一名有爱心的人。

  从此以后,我学会了关爱他人。如果有同学摔倒了,就连忙扶起来;看见有人遇到困难,就及时帮助;给老人让路、给盲人引路、见穷人施舍、见伤员施救这都是文明的表现,都是爱的表现,我都努力去做。慢慢地,我懂了:一个人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必须从小事做起。小事不注意,大事成不了。

  我真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充满爱心!正如一句歌词所唱的:“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未来。”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5

  《爱的教育》这本书给人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这本书把人们的痛苦和快乐都真实地写了下来,以及那些帮助被困难、悲哀困扰着的人的故事。这本书有许多温馨感人的环节,也惟妙惟肖地写出了每个人的真实情感,这些都是通过一个孩子——恩利科质朴的眼睛进行写照的。

  每当想到里面的故事时,我就十分感慨,比如“卡隆的母亲”这一节故事中看到卡隆失去母亲的难过,就告诉我要孝敬父母,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让他们在这个世界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爱!还有“残疾儿学校”这一节故事提到“做操的时候,残疾儿跟着老师的口令伸出裹着绷带或上着夹板的手足,有的坐在凳子上站不起来,只能把头顶在他们的拐杖上,呆立着不动;有的伸开胳膊运动的时候,因为疼得喘不上气来,脸色苍白地仰倒在椅子上,可是脸上还是露出微笑”,让我感受到残疾儿坚强可贵的精神以及残疾带给他们的痛苦和悲伤……

  而在要懂得爱老师里这一段里,老师在信里说“恩利科,老师为孩子辛苦了这么多年,有的甚至辛苦了一辈子,他们培养了多少个高尚和富有情义的人啊!然而有一些人却不知好歹,他们轻视老师的劳动,带给老师的烦恼要远远超过他们带给老师的欢乐。何况老师还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还有不少苦恼的事情,这些都难免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偶尔也有不耐烦的时候不是很自然的吗?你们不去注意老师是否病了,有没有苦闷,却总是责怪老师脾气不好,如果老师知道了该有多伤心啊?”我想到自己经常留校,老是让老师操心就觉得很难为情,以后我要好好学习,认真听课,及时完成作业,不让汪老师、吴老师再为我烦恼。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6

  当我热血澎湃的读完这本小说时,不知不觉我已经热泪盈眶,书中那些勇敢、善良、聪明、坚韧的形象一遍又一遍的浮此刻我的脑海中:品性纯真、善良的安利柯;富有正义感的卡隆;总是得第一的德罗西;获取了金牌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的波列科西;孝顺、勤奋的克莱地;知恩图报的克罗西;学习刻苦的斯代地。

  《爱的教育》的作者亚米契斯是意大利作家,民族复兴运动时期的爱国人士,曾参加过意大利解放战争,退役后担任军事刊物的记者,发表了许多特写、报道及短篇小说,后汇集成《军营生活》出版。

  这本书是小学生安利柯四年级时的日记,其中记录了他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所见、所闻的各种各样的感人小故事。透过这些小故事,作者在最平实、朴素的字里行间歌颂了人类最伟大的情感—爱。同时,这部小说还反映了当时意大利中下层人民穷苦的生活,醇厚、朴实、友爱的品德,以及他们善良、勇敢、宽大、无私的博爱精神。

  那些平凡、真实的故事,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几乎无从挑剔的各种伟大的爱—亲情、友情、师生之情,等等,处处流淌着或温馨、或浓郁的真情。虽然我没有拥有过和书中完全一样的经历,但想想自己身边的人,我同样感受到了类似的感情,这都是我过去从来没有重视过去的。我还发现,其实爱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怀有一颗善良的爱心,就必须能够感受得到。发现爱、感受爱、付出爱、分享爱,让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能沐浴在爱的温暖中,这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启迪。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7

  今天,我有幸读到《爱的教育》这篇文章,这篇文章有100多个小节,我为了看完它,可没少花时间,这篇文章主要记叙了作者亚米契斯的日记,不过文章中的主人公是恩科利。这些日记以第一人称记叙了作者的校内生活,以第二人称从父母的角度写出了他的父母对他的教育,以第三人称记叙了一些少年英雄的故事。

  主人公的日记连在一起,就成了这部在全世界流行的书,可他当年才是一个9岁的儿童啊!他只用了4年就写出了这部大作,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从小时候就写日记的习惯,虽然我们现在这样做未必能成为一个大作家,但总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不辜负父母呕心沥血的教育。

  这本书虽然是作者的日记,是由许多小事情连接在一起的,但是一点也不显的是各不相关的,各小节之间都有一定关系。全文就像记叙作者4年来的生活琐事一样,把每天的事都写了出来,每天发生的事都像一根绳上的串联物,从不分开。

  现在,我们已经有13岁了,作者在这个时候已经完成了这部大作《爱的教育》,而我们呢?到现在还没有一点成就。这全是因为作者很聪明吗?不是的,我们和他一样,是拥有同样智慧,但学习条件比他还好很多很多,全怪我们没有作者勤奋、认真,这个因素直接使他平步青云。他的作品现在已是人们很受欢迎的书,这部书被翻译成一百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在意大利是小孩子必读的书。

  一个豪不起眼的毛孩子也能创造奇迹,这并非神话,是发生在我们身旁的真实的事情,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什么呢?可以看出勤奋比聪明更好。俗话说:“勤能补茁,笨鸟先飞”。现在我们处在的是一个开放性的国家,现在国家正需要人才,我们只要有的才华,就不怕别人的考验,就像“死猪不怕开水烫”一样。除非你是一个假人才,是“狗肉包子上不了正席”。才不会被人罢职。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乘上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困难虽多,但我们一定能战胜它,成为祖国的新接班人。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8

  去年,我从妈妈的书柜上看到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妈妈对我说:“这本书你能够抽时间看看,你必须会有所感悟的!”一向到今年寒假我才开始看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人,亚米契斯。他以一个小学四年级孩子的日记为资料,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有关“爱”的故事:教师对学生的爱、孩子对父母的爱、同伴之间的友爱、不一样孩子父母之间的关怀等等。

  虽然这本书我还没有看完,可是我已经感觉到了其中包含的种种的爱,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月故事《小抄写员》。大概资料是这样的:一个叫朱利奥孩子的父亲靠帮别人抄写书稿来赚钱,生活十分艰苦。孩子看到父亲每一天都连夜抄写书稿十分辛苦,十分想帮忙他,可是爸爸却不一样意,严厉地对他说:“好好学习才是你的正事!”可是朱利奥还是决心要帮忙爸爸抄写。于是,每一天12点过后,等他爸爸上床睡觉以后,他就悄悄地起床,坐到爸爸的工作椅上,拿起笔,模仿爸爸的字迹,认真抄写。日复一复,爸爸没有发现,可是朱利奥因为每一天睡眠不足,脸色越来越苍白,成绩也一落千丈。爸爸看到这样的情景,动怒了,大声地想他喊:“你此刻怎样这样了,一家人的期望都在你的身上,不要对不起我们!”爸爸以前从来没有这样发过火,朱利奥的心境难过极了,可是他还是继续在夜晚熬夜帮忙父亲抄写,最终有一天,在抄写的时候睡着了,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经被爸爸抱到床上了,爸爸的眼睛里涌出了泪花,朱利奥说:“爸爸,请原谅我!”爸爸说:“不!是请你原谅我,好孩子!”从这个故事,我看到了孩子对父亲、对家庭的关爱,自我十分想为这个家庭付出努力。

  我的妈妈是一位教师,她上班十分辛苦,早出晚归,我要向朱利奥学习,我虽然不能为她减轻工作的劳累,可是我在家里帮她多做一些家务事,让她多休息一会,我还要努力学习,不让她操心。这就是我对妈妈的爱!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9

  这个假期,老师让我们回家读一本叫《爱的教育》的书。

  这本书里的主人公叫安利柯。他是一个普通的小学生,但他爱写日记,每一篇都是一个小故事。有写校园故事的,有写同学家庭故事的,有写老师的等等。

  其中我读过的感受最深的故事有两篇!一篇《新老师》,新老师,他是一位花白头发,脸上堆满皱纹的老先生。他老是瞪着他们看,说话很大声,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安利柯心里想,离放假还有九个月的时间,该如何跟老师相处呢!有一次老师叫他们默写,老师认真的看着他们,看到有一个同学脸上长红红疙瘩,就关切地问他有没有发烧。后面有一个学生,跳到椅子上玩娃娃,老师回头一看,那位同学连忙坐下,心里想着老师准要骂他了,可是老师只是轻轻的把手放在他的头上说:下次别再这样做了。

  读了这篇日记,我感受到了。老师伟大的爱!

  还有一篇叫《贫民窟》,小主人公安利柯和他的妈妈。姐姐去给穷太太家送布,那位穷太太的事是在报纸上登载过的。他们到了那个穷太太家一看,没想到竟然是他的同学克洛西家。他的父亲去了美洲好几年,他母亲又生了重病,不能挑着担子去卖菜。所以他们的生活变得很困难,读书也就成了问题,连盏灯都点不起,害得他只能在那样黑暗中的环境学习。安利柯的母亲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了他们家!出来的时候,他母亲对安利柯说:看你的那个同学,他是多么的刻苦啊,你呢,什么都不缺少,还不愿意用功。那孩子一天的勤奋比起你一年的勤奋恐怕还要多的多。那孩子才应该得几等奖啊。

  读完这篇故事。我的心里感受很深。特别是安立柯母亲最后对他说的那些话!也深深地提醒了我们,长在这个时代,什么都不用愁!真的应该好好努力学习了!长大后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0

  今天,我再一次翻开我在暑假里买的《爱的教育》;再一次被故事中的情结所感动;再一次深受爱的熏陶……

  《爱的教育》是一本关于爱的教育,洗涤心灵的书籍,作者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它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去探索一个未知的答案:爱是什么……

  正当我要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书本便不由自主地翻到第二十一页:灾难。于是,我便顺其自然地看下去。看完之后,我的感触非常深:文中有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叫洛佩谛,他看到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摔倒在马路上,快被车子撞到了,就大胆地跳了出去,把他拖救出来,不料自己的脚却被车子辗得脚骨都碎了……

  看到这里,我陷入了沉思之中,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可是,这位小主人公洛佩谛有着一颗火热的心,用生命时刻在帮助着别人。试想: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会怎样做?也许,自私和各种考虑会让我们却步。我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我跟洛佩谛比起来,真是太自私太自私了!”的确,连这个二年级的小弟弟都知道要舍己为人,为别人着想,而我,一个已经读六年级的学生,却总是因为一点点利益,就跟姐姐斤斤计较,从来不会为姐姐着想……我真是自愧不如。

  在我们的身边,有些人根本不会这么做,他们认为金钱就是人的一切,活着就是为了自己,完全不顾他人的利益,更有甚者,为了赚更多的钱快乐自己,哪怕是黑心钱也赚得悠然自得,多么可恶啊!

  我想洛佩谛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就是一种最无私的爱,多么有爱心的人啊,为了帮助自己身边的人,哪怕是不认识的一个过路人,他都要帮人一把,把生的希望总是先给了他人,这是怎样的一种爱呀!

  同学们,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起来吧!学习有用的知识,帮助更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1

  在老师的推荐下,今年暑假我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荡涤人心灵的书,它犹如一把爱的钥匙打开了人们的心扉,让我深受感动。

  《爱的教育》这本书通过一件件平凡、细微的事情,向我们娓娓地叙述了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我认识了爱国少年,从他身上我体会到人穷志不短的爱国情怀;我认识了历尽千辛万苦、千里寻母的马可,从他身上,我懂得了什么是坚持不懈,什么是勇敢孝顺;我认识了善良懂事、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小抄写匠朱力奥;我认识了心灵高尚,纯洁的卡罗内……

  我最喜欢“千里寻母”的故事。十三岁的男孩马克,自告奋勇去找妈妈,漫长的旅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受尽了孤独、恐慌,一次又一次沮丧失望,每天只吃两顿饭,有时甚至去乞讨,被拒绝,被侮辱,他哭干了眼泪,但只要一想到自己的母亲,他就会振作精神,热血沸腾,毅然抬起头,握紧拳头,继续踏上寻母的漫漫旅途。由于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一些好些人的帮助,他终于和妈妈团圆了。

  当我读到这里时,我的心中有一种无法表达的感情在荡漾着,不知不觉,热泪已经流淌到自己的面颊上。我为马克担心,我惊叹于他的超人毅力,我钦佩他惊天地泣鬼神的孝心,我为他们母子团圆而激动、兴奋——想想自己,和马克一般的的年龄,却时常为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跟父母赌气、顶嘴、发脾气,甚至吵架,丝毫没有顾虑父母的感受,反而把父母的爱当作唠叨,很反感,我为自己的无知、渺小、任性、无理而难过,羞愧!

  《爱的教育》让我在一个个充满爱的故事中得到教育,引发了我对爱的思索,让我明白爱是一种坚持、一种责任、一种奉献,理解宽容是爱,默默忍受也是爱,见义勇为是爱,捍卫国家的尊严更是一种大爱!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2

  暑假里,我认真地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真是本好书,我一次次地被里面的故事深深打动。

  这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安利柯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的人物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些都是我值得学习的地方。

  书中的故事很多,但我最喜欢、最感动得是《六千英里寻母》这篇故事,意大利男孩玛尔可的母亲为了还债,漂泊到了远在美洲阿根廷的一家商店做女佣。自从上次玛尔可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络。家里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海底。收不到妈妈的信,家里更冷清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玛尔可想妈妈想的快疯了。他说服了父亲,独自一人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阿根廷,可是店主死了,母亲也不知流落到何方。玛尔可没有放弃,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人们的帮助,他终于找到了妈妈,他的出现也使母亲从垂死边缘找回了生命价值,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是什么动力让玛尔可找到了母亲?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一路走下去?那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子情和玛尔可坚强的毅力!玛尔可是坚强的,他为了自己的一个目标,为了家人,也为了自己,明知道前途艰险,自己的寻母之路并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出于对家人的责任感,对家人的爱。于是,他便经历着旅途的种种磨难……皇天不负有心人,它不仅找到了母亲,而且给了母亲以生的动力!

  读完这本书以后想想自己,真是比不上这些人物,现在的我还时时依赖着爸爸妈妈,什么事都叫爸爸妈妈帮我;学习中遇到困难,也不去认真、坚决地克服,真是太不应该了。所以,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拥有一颗博大的爱心,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

  我相信,大家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快乐。只有爱才使这个世界变的更加美丽。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3

  《爱的教育》这本书采用了日记的形式,以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小故事,故事中有善良的卡隆、品学兼优的德罗西、刻苦勤奋的斯代地、可爱懂事的波列科西……他们送给了安利柯最真挚的友谊,最美好的回忆。还有慈爱的父母、令人敬佩的老师,他们给予安利柯最无私的爱,教会了他宽容与理解。

  在众多故事中,使我感受最深的要属每月故事中的《从亚平宁山脉到安第斯山脉》了。它的主要内容是:一位母亲为了全家的幸福,去了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到一个富有人家里去帮工。这家主人对她很好,工资也很高,可是,她虽然缓解了家里困苦的处境,但还是无法减轻家人对她的思念。于是,她的小儿子便踏上了漫漫的寻母之途。在经过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这个小儿子终于找到了他朝思暮想的母亲。可他的母亲为了多拿报酬,生了重病也不肯说一声,直到晕倒在地。那好心的女主人一直陪伴在这位母亲的身边,直到这位母亲的小儿子来到这里。当这位母亲看到自己的小儿子后,十分激动,垂危的生命又重新有了生存的动力。

  在这篇文章中既有孩子对母亲的爱,又有母亲对孩子的爱。孩子因为母亲而敢于漂洋过海,母亲因为孩子而有了生存的动力。可见,爱是多么伟大的力量啊!爱,可以让一颗失望的心重新点燃希望的火焰;爱,可以让一条垂危的生命重新拥有生存的动力;爱,可以让每一个人的心灵得到净化;爱,可以让饥寒交迫的人们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片爱的海洋里,比如失败时的一句鼓励;成功时的一声喝彩;伤心时的一叠纸巾;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这些不被人们所察觉的细小举动都是爱的印证。当我们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不轻易被发现的爱的同时,不要忘记将自己的一份爱也为他人送去,要知道,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点点滴滴的爱终究会汇集成一片爱的海洋。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读后感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