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孩子的创造力应该如何发掘

孩子的创造力应该如何发掘

发布于:2021-01-18 02:02:39 作者:

孩子的创造力应该如何发掘

  孩子都充满好奇心,他对周围新鲜的事物总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他不受固有思想的束缚,敢想、敢做。有时候,他会拆装家里的“高科技”;有时候也会提出一些“好笑”的问题。看似“顽皮”的言行举止,往往就是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火花的闪现。

孩子的创造力应该如何发掘

  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常常会“招惹事端”,他们的奇思妙想可能会给你帮倒忙,比如把家里新买的东西拆得乱七八糟,把厨房弄得一片狼藉?

  孩子的创造力其实就来源于这些生活中的“捣乱”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仅是他的一场娱乐。它标志着孩子能解决一些问题、能娱乐自己,并能用他奇妙独特的方式探索世界。我们无法预知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上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但是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他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一、发掘天赋

  居里夫人有两个女儿:伊蕾娜。居里和艾芙。居里。居里夫人的家教观是:发掘女儿的某种天赋领域的创造力,而不是死记硬背只会考100分的死知识。天赋是人的一种先天具有、无师自通的素质。在母体中8个月的胎儿,对宇宙万物中的声、光、图案、色彩、景物等已有着某种天然的交融感应。毕加索对线条、色彩和空间就有这种交融感应的天赋潜能,一旦作画,就得心应手一挥即成。但有再好的天赋也需要发掘,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领域里蕴含着某种天赋。

  早在女儿们牙牙学语时,居里夫人就开始对她俩的某种天赋进行了发掘,她在笔记本上写道:“伊蕾娜在数学上聪颖,艾芙在音乐上早慧。”当女儿刚上小学,她就让她俩每天放学后在家里再参加1小时的智力活动,以便进一步发掘其天赋才能。当她俩进入塞维尼埃中学后,居里夫人让女儿每天补习一节“特殊教育课”:或让由。佩韩教她俩化学,或由保罗。郎之万教数学,或由沙瓦纳夫教文学和历史,或由雕刻家马柯鲁教雕塑和绘画,或由穆勒教授教外语和自然科学。每星期四下午,由居里夫人亲自教两个女儿物理学。经过两年的特殊教育后,居里夫人觉得,伊蕾娜性格文静、专注,迷恋化学并立志要当科学家研究镭,这些正是科学家所具备的素质。而艾芙生性活泼,充满梦幻。居里夫人便先让她学医,然后再引导她研究镭,又激励她从事自然科学,可艾芙对科学不感兴趣。经多次观察,居里夫人才发现艾芙的天赋是文艺。这种不断发掘孩子天赋的家教观念,指导着居里夫人通过成功的家教使女儿伊蕾娜。居里因“新放射性元素的合成”而获1939年诺贝尔化学奖,也使艾芙。居里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传记文学作家。

  二、博览群书

  弗兰西斯。培根早在400年前就告诫人们,“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瑞士钟表匠伊萨克在工作台旁一边工作,一边教3岁的儿子卢梭认读普鲁塔克的《名人传》中的字。在父亲督导下,卢梭7岁前已经“啃”完了勒苏厄尔的.《教会与帝国历史》、奥维德的《变奏记》等书籍。书使他获得了灵气和悟性,产生了信念、力量和荣誉感。这为他日后写作《忏悔录》、《爱弥儿》、《社会契约论》等书并成为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奠定了基础。

  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对于孩子来说,原先不会的现在会了,就是一种创造;别人没有想到的而孩子想到了,就是一种创造;在原先的基础上做得更好了,就是一种创造。

  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问题罢了。”

  父母如果能及时发现和保护孩子最原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能使孩子的创造性得以持续和发展,让他一生都能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创造性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创造性的孩子不为外界环境因素所限制,能坚持按照自己的想法,运用更有效的方法取得成就。而如果父母不给孩子展现自己的机会,这种可贵的创新精神就会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孩子失去了创造的机会、条件和信心,最终会成为平庸、缺乏独立见解的人。

  一个有创造力的孩子常常表现出许多特征,也许你把这些特征当成了捣乱,也许这些特点会让你大发雷霆,也许这些表现会让你疑惑不解。现在,也许你会恍然大悟,原来这只是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现。因此,孩子天生就具有创造性,他的行为和做事方式是与众不同的,他的创造力应该得到鼓励和保护。所以,我们需要为孩子的奇思妙想进行一场保卫战,捍卫孩子的创造力,让他成为快乐的创造者和探索者。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教育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