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班社会教案

小班社会教案

发布于:2022-04-25 20:22:45 作者:

【精选】小班社会教案3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小班社会教案3篇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初步学会与同伴交流玩的方法。

  愿意和大家一起玩玩具,体验与同伴玩玩具的快乐和情趣。

  活动准备

  图片:一起玩玩具

  好玩的玩具_ 儿童网

  活动过程

  一、出示新玩具,导入活动

  1、让幼儿知道玩具大家玩,不独占、不争夺。

  2、引导幼儿讨论,大家一起玩玩具带来的愉快。

  二、鼓励幼儿探索一起玩的方法

  1、启发幼儿想办法:一种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兴,可以怎样玩?

  (1)轮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

  (2)交换玩

  (3)进一步感受轮流玩,能让大家都快乐的情绪体验。

  2、教师:好玩的玩具大家都爱玩,你玩玩、我玩玩,不争也不抢,大家都开心。

  三、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1、和朋友一起玩玩具

  大家说说,画面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样玩玩具的?

  2、争抢玩具的孩子

  画面上的两个小朋友争抢玩具,这样做对吗?

  你喜欢谁?为什么?

  四、幼儿玩玩具

  鼓励幼儿积极常识轮流玩、交换玩的方法,体会一个人玩和大家玩的不同感受。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像,并通过语言、绘画或粘贴的形式表现出来。

  2、学会关注周围的生命,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3、逐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和珍惜、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蜗牛的外貌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2、背景图:大树和草,毛毛虫和菜地,花园和蝴蝶,小河和青蛙。

  3、环境布置:蜗牛图片、蜗牛生活背景、幼儿观察记录。

  4、材料:半成品剪贴画、八开白纸、油画棒、胶棒、手工布等。

  5、电教器材:视频仪、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听一听(1)教师交代故事名称――小青蛙旅行记。

  (2)放录音――自编童话故事《小青蛙旅行记》(附后),边讲边通过视频仪出示背景图。

  2、说一说(1)教师引出主题:故事里的小青蛙去旅行,可高兴了。咱班自然角的小蜗牛丢了,小朋友都很着急。其实小蜗牛也去旅行了,旅行是一件多快乐的事啊。你们想一想,小蜗牛可能到哪里去旅行呢?它会碰见谁,看到什么,遇到什么事呢?

  (2)围绕这几个问题,让幼儿找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讨论。教师走到幼儿中间,倾听他们的想法。、(3)全班幼儿一起交流。

  3、画一画(1)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介绍提供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需要的材料。

  (2)幼儿绘画、粘贴。教师细心观察,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帮助和指导。

  对不敢大胆绘画的幼儿,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口吻说:“小蜗牛去哪儿了?它找妈妈去了。”这样,幼儿重复地画出同样的蜗牛,就有成功感了。教师还可以说:“小蜗牛找花姐姐去了,花姐姐什么样呢?”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考虑,画出花姐姐。

  对不会画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挑选适当的半成品材料,粘贴蜗牛及背景。

  对不喜欢换色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欣赏环境创设中的作品或其他幼儿的作品,让孩子感知色彩的美。

  4、讲一讲。

  (1)教师引导画完的幼儿讲画。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把小蜗牛去旅行的经历讲给老师、小朋友或其他人听。

  (2)教师协助幼儿将作品粘在展示板上;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附:小青蛙旅行记在井里住着一只小青蛙。周围的人每天用绳子拴着桶从井里往上打水。小青蛙看到水桶上来下去的,真想到井外边儿去看一看。

  有一天,小青蛙跳进打水的桶里,和水桶一起上去了。它趁人不注意,迅速地跳到了旁边的草丛里。它看见小草一棵接着一棵,绿绿的,旁边还有一棵大树!再抬头往上看,呀,大阳真刺眼!小青蛙想,这儿可真大呀,可比在井里好多了!它蹲在那里看了一会儿,心想,既然我已经跑出来了,那我就跑得再远一点吧,看一看别的地方是什么样。于是,它又用力向前跳去。

  小青蛙来到一个菜园子旁边,停下来喘着气。“世界多大啊!我得好好看看,不能守在一个地方。”它自言自语地跳进了菜园子,“好绿的菜啊!真漂亮!”这时,菜叶子上的一条毛毛虫说:“小青蛙别走了,你就留在这里和我做伴吧。”小青蛙没有听毛毛虫的话,继续向前跳着。

  它来到了一个花园里,这儿开着各种颜色的花儿,有红色的、黄色的、粉色的……好看极了。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小青蛙以为它是一朵会移动的花儿,对着蝴蝶说:“好漂亮的花呀,还会飞呢!”

  天渐渐地黑了。小青蛙看见了无数的'星星,一闪一闪的,还看见弯弯的月亮挂在天空。小青蛙继续向前跳着,希望看到更多更新鲜的东西。

  “呱、呱”,一种好熟悉的声音。小青蛙顺着声音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个池塘边,看到几只青蛙在荷叶上唱歌。它们邀请小青蛙参加它们的音乐会,小青蛙高兴地跳到了一个荷叶上,和大家一起“呱、呱、呱”地唱了起来。这一天可真让小青蛙长了见识。

  教学反思:

  幼儿能根据哭和笑的表情进行大胆的想象,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体验。了解自己的表情,不仅可以丰富与人交往的技能,而且可以丰富表达表现的手法。根据这个了解我想在这一节语言课上怎样让小朋友在边玩中边识字呢?

  使这节课不会枯燥无味,我利用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准备了听表情情绪的录音来引题,小朋友们学的很愉快很开心的。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于为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2、懂得关爱自己的家人。

  3、遇事能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简单办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基本的打电话的生活经验。教师了解幼儿能够承担哪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2、环境准备:猫姐姐、猫妈妈头饰各一个,小猫的胸饰幼儿人手一个,布置“小猫的家”场景,猫妈妈的电话录音,电脑。

  活动过程:

  1、小猫回家。

  (1) 教师戴头饰扮猫姐姐,幼儿扮小猫。

  猫姐姐带小猫们到外面玩,边玩边念儿歌:“小花猫,喵喵喵。”

  (2)突然下起雨来,小猫们跑回家,走到家门口,猫姐姐带领小猫们敲门:“妈妈,我们回来了!”

  2、推门进去:“咦,妈妈不在家啊,妈妈到哪里去了?”

  (1)小猫们走进家门,自由地围坐在猫姐姐的周围。

  (2)教师提问:“咦,妈妈不在家,她会去什么地方呢?”启发幼儿猜猜妈妈又可能去的地方。

  (3)教师提问:“这么长时间了,妈妈怎么还不回来,真着急,怎么办呢?”请幼儿想象,怎样才能知道妈妈到哪里去了。

  (4)根据幼儿的回答,猫姐姐决定打电话问问妈妈。

  3、打电话了解妈妈的去向。

  (1)猫姐姐给妈妈打电话,可是电话关机。(播放录音)

  (2)教师提问:“妈妈没有去上班,手机也关机了,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想办法,提出给爸爸打电话的办法。

  (3)教师提问:“我们怎么问爸爸呢?请大家想一句问爸爸的话。”

  (4)猫姐姐打电话,与爸爸通话:“喂,爸爸,我是小猫,你知道妈妈到哪里去了吗?噢,原来奶奶生病了,妈妈去照顾奶奶了。”

  4、帮助妈妈。

  (1)电话铃响了,猫姐姐拿起电话,放妈妈的电话录音:“小猫们,我是妈妈,奶奶生病了,我在照顾奶奶,现在还不能回来,你们帮妈妈做些事情好吗?请帮妈妈把毛巾叠好;杯子收起来放整齐;把桌上的书整理整理好;小椅子排排整齐;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小猫们都听清楚了吗?”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妈妈刚才在电话里说了什么吗?请幼儿复述电话的内容。

  (3)请小猫们整理屋子。

  5、妈妈回来了。

  (1)教师:“我们把家整理的多干净啊,妈妈说的事情我们都做好了没有?”请小猫们互相检查。

  (2)妈妈回来了,(请配班老师扮猫妈妈)。猫妈妈:“孩子们,你们把家整理得真干净呀,你们真是能干的好孩子。”

  (3)幼儿听音乐表演“我真的很棒”。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