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发布于:2022-03-18 01:34:22 作者: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汇总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美术教案模板汇总5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掌握瓶子对称特点的折剪方法,能较顺利地剪出一个大小合适、造型好看的瓶子,并能进行美化与装饰。

  2、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了解瓶子艺术的造型特点及其美化方法。

  3、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感受瓶子艺术魅力,掌握瓶子对称造型的剪法。

  【教学难点】

  剪对称瓶子时,如何使瓶子的大小及外形美观。

  【教学准备】

  教师:40张小白纸、课件、剪刀、图画纸。花瓶。

  学生:剪刀、水彩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纪律,检查用具。笔袋、彩笔、绘画本、美术书、彩纸摆放整齐。

  二、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走进这整洁漂亮的美术教室上课来了,看,今天老师讲台上多了一样什么呢?(花瓶)漂亮的花瓶可以用来装饰我们的环境。

  2、师:这是一楼陶艺教室的陶泥花瓶,上面还画着漂亮的荷花纹样。那你见过哪些漂亮的花瓶呢?

  指名说说。

  3、师:从古至今呀,世界各地的人们就喜欢制作各种各样的瓶子。它们不仅实用,而且非常精美,有的甚至还成了世界艺术珍品。如今,瓶子不光可以用来陈放物品,还用来欣赏。

  欣赏:各种造型的花瓶。

  长颈瓶、圆桶形、宽肩花瓶、瘦长形、葫芦形、矮胖形、带柄花瓶。

  4、说说你最喜欢的花瓶。找找花瓶的共同点:对称形。出示虚线。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对称形。蝴蝶、动物、图形、树叶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说花瓶的造型特点及制作过程,对称图形的特点,引发学生说说生活中对称图形的`运用。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生活积累。)

  三、学习制作。

  1、师:今天我们就要用彩纸来制作一个花瓶。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剪出一个左右对称的花瓶呢?

  2、指名学生讲讲、画画。师投影仪上示范画一画,剪一剪,指导绘画时要画的大些。画两种。再展示其它造型的花瓶。指导:如果要制作一个矮胖形的花瓶,我们可以怎么做:将纸横着对折。

  3、指导添加花纹。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来装饰。

  (设计意图:在欣赏中逐步认识花瓶的造型特点,感受不同的造型带来的不同的外形美,并且让学生学会观察,比较,提高审美能力。)

  4、看书: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制作的花瓶造型。可以创作一个特殊造型的花瓶。

  5、出示要求:剪一个有创意的花瓶外形,画一画贴一贴。

  6、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展示作业(机动)

  1、比一比谁设计的瓶子最美、最新奇、富有创意。

  2、请学生将作业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自评互评:A、造型美的瓶子B、有创意的瓶子。

  3、欣赏现代的漂亮花瓶。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纸造型的技巧和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

  2、实践: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设计制作纸工人物。

  3、情感: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

  学习纸造型的技巧。

  教学难点:

  运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设计制作纸工人物。

  教学准备:、范作、卫生纸筒芯、手工纸、剪刀、双面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法,激发学习兴趣

  师:最近,老师认识了几位很特别的人,他们非常想到咱们班里来。同学们一定想知道这些人是谁吧?他们找我们有什么事呢?请大家看看下面的录像就明白了。

  2、出示——纸筒人物自我介绍

  3、板书课题——《站立的纸筒人》

  二、讲授新课

  1、了解材料和表现手法

  (以中出现的三个范作为例,小组讨论)

  这些作品用了什么材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生:卫生纸筒芯、手工纸、皱纹纸、旧画报……

  生:夸张的表现手法

  师:哪些方面用了夸张手法?

  生:外形、颜色

  2、学习制作方法

  A:学生自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组发一件范作供学生研究)

  师:每一部分都是用什么形状的纸做成的?可以动手拆一拆。

  B:大家汇报观察结果

  面孔、五官、圆筒的身体和一些装饰物组成。

  板书: 面孔——五官装饰物——圆筒身体――组合

  3、提出作业要求(出示作业要求)

  (1)每小组制作一个纸工人物,要分工明确、协调配合,注意安全

  (2)为作好的纸工人物编排一个节目,准备来参加纸工人物大联欢。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循环播放制作过程和《小步舞曲》。

  四、作业展示

  学生利用纸工人物表演,锻炼语言能力,展示纸工作业。

  教学反思:

  学习纸造型的技巧和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学会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设计制作纸工人物。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蔬菜图片的欣赏,了解蔬菜的外型特征

  2培养学生用泥制作蔬菜的方法

  3培养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扬团结协助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用泥皮,泥条表现制作蔬菜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较好的表现蔬菜的外型特征

  作业要求:

  根据记忆制作出两到三种不同的蔬菜

  教具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垫板、尺、铅笔、剪刀、牙签、泥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谁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你有没有跟着家人去菜地采摘过蔬菜2你还记得摘过那些蔬菜?

  3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表现蔬菜,由于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蔬菜图片欣赏

  设问:老师这里有很多蔬菜的图片,想请同学们看一看有哪些蔬菜,它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

  学生1:青菜、西兰花、茄子、洋葱、竹笋、辣椒、萝卜、包菜、黄芽菜、黄瓜等

  学生2:包菜是包起来的像个球型,菜叶是淡绿色的,西兰花像盛开的花朵一样,其颜色是深绿色的,菜梗是粉绿色的

  学生3:萝卜是圆锥型,其颜色有白色、红色、青色。其中胡萝卜是比较细长,颜色偏向桔黄色

  学生4:黄瓜圆型细长,颜色是绿色的,身上还有一点小刺2你最喜欢哪些蔬菜?为什么?它有什么特地?

  学生1:喜欢吃西红柿和黄瓜,即可以当水果吃,又可凉拌,非常可口学生2:喜欢吃萝卜,它有通气的作用

  学生3:胡萝卜甘甜,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教师归纳:蔬菜不仅可口又有营养,对于同学们来说有利于身体健康成长3再次欣赏这些形状各异,颜色鲜艳的蔬菜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美的画面

  老师这里也有一组蔬菜,它们是用什么表现出来的?(出示果盘里的蔬菜范品)学生回答:是用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知道运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吗?(搓,压,按,捏等方法)

  教师示范(边讲边做)青菜的制作过程示范制作:1搓出大小不等的圆球,分别作为菜叶和菜帮一部分作为菜叶把圆球压扁,另一部分作为菜帮把一头搓尖,再把菜叶和菜帮按到一起,最后把菜帮尖稍用力捏到一起,并整理菜叶形状(注:如粘贴不起来,乘湿软时,在适当部位插上牙签,进行插接)

  学生制作作业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制作两到三种不同的蔬菜(作好的同时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教室的整洁)

  展评以班级作为一个菜市场,布置一家家的小摊点,邀请其他小组同学评一评,哪组蔬菜品种制作的最多,哪组制作的造型最形象,教师并给他们颁发制作奖

  课后拓展

  (1)运用其他材料(陶土、纸张、布等)制作蔬菜。

  (2)运用绘画拼贴等方式表现蔬菜。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1,通过对比观察,初步了解手指点柳叶的技法。

  2,尝试手指蘸颜料点柳叶,体验手指点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绿色颜料、柳树妈妈画纸、柳树范画、桌布、抹布

  活动过程:一、范画导入

  1,小朋友,看李老师手里是什么?

  幼:柳树

  师:对,春天来了,柳树妈妈的枝条上又长出了许多新的柳叶宝宝。

  2,柳叶宝宝是什么颜色?

  幼:绿色的

  师总结:对,绿色的柳叶宝宝。

  二、师幼示范画

  引入:柳叶宝宝是李老师用神奇的手指点出来的,我一点他就出来。

  1,师操作:现在我要做实验了,

  (操作:先蘸颜料,然后点到枝条上)这边点一个、那边点一个,小队排的很好,一点都不挤。

  过渡句:小朋友的手指是不是也能点出柳叶呢?现在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试一试。

  2,幼1操作:

  对比:他的手指也点出了柳叶,可是这个柳叶宝宝没有点在妈妈的枝条上。我们再点一次,“手指先蘸一下颜料,然后点在枝条上。

  3,幼2操作:现在老师再请一位小朋友试一试,看看他的小手是不是很神奇。

  (幼蘸颜料点到树枝上)

  点评:非常棒!他的小手也很神奇,柳叶宝宝长在了妈妈枝条上。

  三、幼操作,师巡回指导并点评

  准备齐操作:我看到很多小朋友也想点柳叶,现在请保育员阿姨把桌布铺好,然后大家都试一试。

  强调:手指蘸颜料点到树妈妈枝条上,每个枝条上都要有柳叶宝宝,柳叶宝宝长满后,要用抹布把手指擦擦干净,把画给老师,我们看看谁的小手最神奇,柳叶宝宝的小队排的最好看!

  师: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把小椅子拿到小桌子旁边,每个宝宝拿一张画纸。(操作略)

美术教案 篇5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

  教学目标:组织学生欣赏大师作品,要求学生会解读大师作品的创作特点及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摹仿大师们的表现方法及形式,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具体形象来塑造形象。

  2、引导学生尝试用各种材料表现物体形象,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形成创造性的作品。

  教具学具: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塑料袋、绳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大师作品,思考:大师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来画的?

  小结:大师的作品多用点、线、面来表示,而且颜色大多很鲜艳,对比强烈。

  2、引导学生观察:

  大师的作品中用了什么材料?他们画的东西你都看得懂吗?

  小结:大师用不同的材料表现画面,而且有些很抽象,看不懂。

  三、发展阶段:

  1、小朋友,你们在画的时候可以摹仿大师的画法,加上自己大胆的想象,不一定画出很真实的东西,尽量用点、线、面和各种鲜艳的颜色。

  2、 作业:用你们找到的各种材料如塑料袋、旧报纸、彩色绳子等拼贴、组合,大胆创作。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欣赏、评价:

  你的作品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表现的?请你向大家介绍,并说说你想象的是什么?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五、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教案

上一篇:荷花教案

下一篇:桥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