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发布于:2022-01-24 17:28:00 作者: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美术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小学美术教案4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观察感兴趣的生物的外形、结构特征、模仿他们的样子设计出有趣的建筑;

  2、通过观察、比较感受建筑物的美,在学习中体验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3、培养有喜欢大自然的情感,有创造性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由生物的外形特点联想和设计奇妙的建筑。

  教学难点:

  如何设计出奇妙的建筑,让生物的特点与建筑的特点巧妙地结合。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题

  1、 将准备好的玉米棒、贝壳或仙人球实物带入课堂,然后开始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课堂用语:老师现在要拿一些很棒的东西给大家看:“这是什么东西?”你们可别小看这些东西哦,知道吗?世界上有些非常著名的建筑还是模仿他们的样子设计出来的呢!

  2、拿一种实物出来提问,了解模仿它的原因(从实物的外形、结构特征和色彩去分析)。

  提问:你知道为什么要模仿它的样子设计吗?

  学生:因为它的形状是圆的,表面长着很多刺,外形既特别又有趣。

  问:那么有趣设计,你们觉得奇妙吗?

  好!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奇妙的建筑”,好吗?

  幻灯出示课题

  (板书:奇妙的建筑)

  二、探讨与想像

  1、刚才我们了解到有些建筑是模仿一些生物、植物或者是动物的样子来设计的,那在我们学习设计建筑前先来观看一些图片,进一步了解建筑。

  2、幻灯演示图片:

  (1)提问:看了这建筑让你联想到什么东西?好像是模仿什么东西的样子来设计的呢?你觉得它哪里最奇妙,最独特?

  (2)除了刚才看到的这些奇妙的建筑,在生活和我们的周围里,你还见过哪些奇妙的、让你难忘的建筑吗?

  (3)同桌讨论

  小结:从刚才看到的建筑、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呢?是什么呢?

  回答:他们的外观、结构都很独特,很奇妙。

  (4)通过上面的探讨,我们了解到这么美观、奇妙的建筑物都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名设计师?

  提问:谁来说说你准备设计一组怎么样的奇妙建筑?

  三、 引导设计

  我们如何来设计一组奇妙的建筑呢?

  想一想:

  模仿什么东西把奇妙的建筑设计出来呢?

  步骤:

  1、 构思(模仿什么东西来设计?)

  2、 起稿(画出建筑的形状)

  3、 上颜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4、 调整画面

  四、 同桌讨论后作画。

  五、 评一评,比一比

  1、 作品展示:画好的作品拿上展板展示。

  2、 自我评价:作者发言,你设计了什么样的建筑物?是怎样想出来的呢?

  3、 他人评价: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可以从建筑的奇妙、结构、特点和色彩去评价)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课时:1课时

  类别: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 认知:了解鸟的结构,用各种形式设计、表现一只美丽的鸟。 2、 情感:让学生感受鸟的美丽,提高创造美的能力,知道鸟是人

  类的朋友,从而做到保护有益动物。

  3、 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鸟的结构,设计表现一只美丽的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大胆创造各种鸟的形象。

  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的。让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各种表现形式设计表现美丽的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分组交流、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范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

  学具准备: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各种材料

  (如:图画纸、彩笔、橡皮泥、彩纸、胶水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激情导入

  1、 讲故事《美丽的孔雀》

  2、 小鸟们很想像孔雀那样变成一只漂亮

  的鸟,你能帮他们实现愿望吗?

  3、 导入课题:同学们这么喜欢小鸟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画小

  鸟好吗?看看谁画的小鸟最美

  二、探究学习

  1、把你搜集到的鸟的资料介绍给小组的同学,看看谁知道的多。

  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鸟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1) 这些鸟在外形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 看课件分析鸟的花纹、抓子、嘴的特点。

  (3)放大一只鸟的图片,说说这只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学生根据鸟的结构特点摆拼图。

  4、看各种鸟的姿态摆图形。

  5、欣赏和鸟有关的作品。感受作品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6、了解不同表象形式的`作品:

  出示《写生珍禽图》,介绍写实手法。出示《凤凰图》,问学生画的是什么鸟?世界上有这种鸟吗?它的样子有什么特点?

  7、“凤凰”是人们想象出的形象,非常美丽。你能想象并表现出一只美丽的鸟吗?说说你心中美丽的小鸟是什么样的?

  三、 提出作业要求

  用你喜欢的表现形式设计一只美丽的鸟。还可以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作品完成后,再让它到鸟林里来做客。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及课后延伸

  1、鸟林里来了这么多小伙伴,谁愿意把自己带来的鸟介绍给大家?

  2、谁是最美丽的鸟?谁的样子最奇特?

  3、你知道那些鸟是人类的朋友吗?你想对小鸟说什么?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春天的颜色

  这是我呀

  第二课时

  外国民间玩具

  好大一幅画

  学习目标:

  通过各民族和古代部落、现代建筑的壁画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表达巨幅作品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组织画面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学生毅力;培养学生绘画兴趣,享受绘画和活动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

  欣赏图片资料时,观察需要仔细,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大胆的表现,展示自己。

  学习准备:

  图片资料若干。学生绘画用具等。

  学习方法:

  第一课时:

  一、引

  1.准备活动环境。

  2.师:动的情景;徐州出土的众多的画像砖,是汉代的先祖们活动、生活的缩影和对佛教的崇拜。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回到远古时代,去寻找我们的祖先们留下的生活和艺术的痕迹。

  二、议

  1.儿童自己欣赏书上的图片,感受画面形式和场面,初步理解作品内容。

  2.儿童用自己的理解说说自己的感受。

  3.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岩石和壁画,让学生观看、感受和进一步理解,并进行适当的讲解。

  A、画面的共同特点:尺幅较大,概括性强,自由奔放,描写的景物和当时的生活有关,有震撼人的形式美感。

  B、画面的由来:劳动记事,图腾,宗教或信仰崇拜的巫术,表达感情、游戏、自娱、狩猎、抗击自然灾害等方面的。

  C、重点了解一些有广泛影响或个性特点的作品:

  a、尼沃洞穴中带箭的野牛和印第安人的带箭的美洲狮形象,常常被人类学家们用来说明旧石器时代岩画起源于巫术的典型例子,“他们非常喜欢用这类人工制品去仿造他们梦寐以求的猎物”。

  B、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原始社会岩画,用石头磨画而成,刻画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崇拜。

  C、八千年前非洲原始人在洞穴岩壁上的人物活动图,人物和动物形象栩栩如生。

  d、敦煌壁画,记载着很多本身经卷故事,著称于世界。

  猜一猜:南美洲高原上许多巨大的画,它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画的?为

  什么要画?画的是什么?

  (2)壁画等巨幅绘画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A 商业宣传广告。

  B装饰生活环境,

  C人们自娱自乐

  (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巨幅绘画作品,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有什么效果。互相讨论,表述。

  第二课时:

  一、引

  1.组织儿童分组,安排场地、准备巨幅绘画创作的材料。

  2.和学生共同商量绘画表现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参考:

  小组表现同一个主题,先集体构思,再分配具体任务到个人,一起表达。

  小组里每个人都自由发挥,看看组合到一起回形成什么样的画面。

  二、议

  老师提醒注意事项:

  1.儿童大胆涂抹,不要受约束,尽情表现自己的想法。

  2.儿童注意色彩的搭配,让画面有流动感。

  3.儿童在墙壁绘画时,如果站在凳子上要注意安全。

  4.儿童注意环境卫生的保护。

  5.友好合作,互相支持。

  三、练

  分头活动。

  1.在墙壁绘画。

  2.在大纸上绘画。

  3.在地面绘画。

  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不怕苦和累,坚持到底,并协助学生完成美术活动。

  四、学习小结

  1.创作的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创意和构思。

  2.欣赏,相互评价,相互讨论。

  3.进一步鼓励学生的表现。

  4.留念

  五、反思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学内容:第6课 静物一家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及构图中主次的基本关系知识,感受绘画作品中的构图的美。

  (2)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地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关注与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布置

  布置学生选择2~3件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是自己、亲人或朋友喜欢的物品。

  二、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了解静物的含义,呈现课题

  1.学生把带来的物品集中放在小组的桌上。

  2.分享、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谁来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你带的是什么?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你很喜欢它呢?

  (1)学生讲述。

  (2)小组内交流。

  3.同学们带来的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和必需的物品有许许多多,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成长。陪伴着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这些物品就是静物。

  三、寻找生活中的静物,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对静物的情感

  1.静物是个大家族,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这个家族的成员吧。以录像或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室内、室外的各类静物。如:书房的、厨房的、客厅的、学校篮球场上的、路边的……

  2.(将图片定格)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3.老师出示几个小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联想相关的物品。

  四、静物分类游戏“静物找朋友”(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静物家族的每个成员不是孤单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朋友。

  1.老师在讲台上将自己带来的物品中随意拿出一件,让学生根据其用途等特征在所有带来的物品中找朋友。

  2.小组内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学生将组内的物品初步分类)

  3.小组间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各组间的物品相互交流补充)。

  五、自主探究

  每组的桌上都有分好类的物品,怎样把这些无声的静物画得有声有色呢?

  六、认知体会(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1.讨论:前几天,老师家茶几上的一盆水仙开花了,我很喜欢,拍了几张照片做个纪念,这是朋友用数码相机拍的照片,请你们帮我一下,哪一张最合适并说说理由。出示几张构图不同、画面主体物在不同位置的作品.

  2.学生分析讨论。

  3.老师:一般来说,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能

  使画面的主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美观。

  七、(尝试体验深化认识)

  1.教师用纸将讲台上已分好类的静物剪成平面形的。

  学生利用静物的在黑板上进行尝试摆放,要求体现主次关系,不同形式的摆放体现不同的个性、情感。体验主次构图关系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2.各组同学合作,将本组桌上的物品按一定的主次关系合理美观进行组合摆放,教师引导学生适当注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在物品的组合摆放中思考相关的主题名称。

  3.师生,教师及时予以指导调整。

  八、作品赏析

  1.欣赏画家作品中选择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么?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意。

  2.欣赏学生的作品。

  (1)历届学生的静物画作品。

  (2)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九、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桌上已分类、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合理、美观。

  十、交流

  1.小组内交流:相互欣赏同学间的线描作品,从构图、线条表现的角度交流。

  2.小组间的交流:从物品的组合摆放、线描作品的角度交流。

  3.教师:学生的参与、交往状况、小组合作及作品的表现等。

  十一、课后延伸

  尝试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室外的静物,品味活动中的另一番情趣。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实用文   教案

上一篇:识字教案

下一篇:《父母的心》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