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

发布于:2022-01-10 08:17:42 作者:

有关幼儿园小班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幼儿园小班教案集锦7篇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巩固红、黄、蓝、绿等颜色,感知袜子的花纹及袜子的多样性,知道袜子是成双成对的,一对就是两只。

  2、会仔细观察并进行比较,大胆地用普通话说说自己的发现。

  3、会听指令做游戏,喜欢配对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袜子若干。

  2、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导入:我们坐了这么一会来让脚宝宝运动运动,暖和暖和吧!

  1、集体音乐游戏:做脚部动作。

  2、师:来让老师摸摸,哎,你的小脚好暖和呀,你的小脚真软。。。。

  二、观察袜宝宝的颜色、图案等外形特征,感知一对的概念。

  1、老师刚刚在摸你的小脚的时候,发现你们的袜子宝宝真漂亮,来跟你的袜子宝宝亲一亲,抱一抱!说说“我喜欢你”(幼儿亲亲抱抱)

  2、你跟袜子宝宝亲一亲、抱一抱的时候发现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呢?你说、你说、你说(幼答)

  3、游戏:开飞机

  好,现在请穿黄袜子宝宝的把脚翘起来,我们来玩开飞机的游戏。(黄袜子,黄袜子,开飞机,呜呜呜呜。。。。)(别的颜色同前)

  4、我们来看看你的袜子宝宝身上还有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小花纹)

  5、你脚上有几个袜宝宝?它们是一样的吗?哪里一样呢?

  教师小结:我们都有两个袜宝宝,它们的颜色、花纹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它们是一对好朋友,是一双袜子。两只袜子就是一双袜子。

  三、感受特殊的袜子——五趾袜

  情境表演:袜宝宝找朋友

  教师:听,是谁在哭啊?(在背景台演示)

  五趾袜:我是袜宝宝,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出来玩,不小心走散了,我好着急呀!

  普通袜:我来了我来了!

  五趾袜:不对、不对、不对,你长得跟我不一样,不是我的好朋友。

  教师:袜子宝宝说这是它的好朋友吗?(幼儿回答)它们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看花纹、五趾处)它们有这么多地方长的不一样,不是一对好朋友。那它的好朋友到底在哪里呢?

  五趾袜2:来了来了,我在这儿。

  教师:这个是不是它一摸一样的好朋友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幼儿回答,花纹、形状)我们来听听袜宝宝怎么说。

  五趾袜:对对对,它是我一模一样的好朋友。(两个袜子靠拢)。我们每个袜子身上有五个小房间,能让每个脚趾宝宝都住的很舒服,因此我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趾袜。来吧,好朋友,我们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吧!(放在草地上)

  教师小结:刚刚五趾袜在干什么呀?它有没有找到跟它一模一样的好朋友呢?(启下)

  四、配对游戏

  1、师:(承上)今天我还请来了许多袜子宝宝呢,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去找一个袜宝宝,然后做到老师身边来,和你的袜宝宝打打招呼!(您好您好)

  2、你找到的袜宝宝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自由认识,说说——,教师参与幼儿说的中间)

  3、师:跟你的袜宝宝长得一模一样的好朋友在哪儿呢?想不想来帮它们找朋友呀?好,老师先来找找。(教师示范:我是黄袜子,我的朋友在哪里?陆老师:来了来了,我在这里。)恩,现在我的袜子宝宝找到它的好朋友了,我们(对陆老师说)来送它们到草地上去玩吧。(个别幼儿一对一对找和送)

  4、评价:都找对了吗?我们小朋友真棒,表扬一下自己。

  5、你们知道吗?还有许多袜子宝宝也想找着好朋友去草地上玩呢,愿不愿意来帮助它们?这次你要找一双袜宝宝,它们是不是一模一样的呢?好我们来听着《找朋友》的音乐去找吧!

  5、再次操作,配上《找朋友》的音乐(其他花色多的袜子,配好对就放到情境展示台上。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有错误的幼儿。)

  五、结束部分

  游戏:找朋友

  教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帮这么多的袜子宝宝找到了好朋友,我们来和袜子宝宝一起跳个《找朋友》的舞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幼儿接触过磁铁,并被神奇的磁铁深深的吸引。让幼儿产生无尽的遐想。使他们感到惊奇,产生疑问。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亲手动手操作,发现磁铁的特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磁铁可吸铁的特性。

  2、愿意进行探究活动,初步感受探究的乐趣。

  3、在游戏中加深对磁铁吸引铁质物品特性的认识。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磁铁、硬币若干、钥匙、花布、毛线、积木、纸张、纽扣、发卡等。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引出课题。

  老师:小朋友们好,这节课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进入神秘的科学世界吧!首先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表演一个小魔术,大家看好啦!

  (进行魔术表演,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初步感受磁铁的奥秘。)

  老师:小朋友们看看,小鱼在上面干什么呢?

  (幼儿回答)老师:猜猜我是用什么方法让它移动的呢?

  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二、基本部分。

  1、老师展示磁铁。

  老师: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哦,原来纸的背面有个东西,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幼儿回答)老师:对啦,这个是磁铁,你们知道磁铁还能吸什么吗?

  (幼儿思考)

  2、幼儿通过实验认识磁铁,进一步感受、了解磁铁的特性。

  老师:刚刚有的小朋友说了自己的看法,那现在请你们看看桌上的东西,先猜猜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起来,哪些不能?然后再用磁铁一个个的实验。

  (幼儿用磁铁进行试验,老师观察并给予帮助。)

  3、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引导幼儿根据实验总结磁铁的特性。

  老师:好啦,大家都动手操作了一下,那根据你们所实验和所观察的,发现磁铁有什么奥秘呢?

  老师总结:磁铁有吸铁的特性。

  老师:那除了老师准备的东西以外,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这间活动室还有什么东西能被磁铁吸住,现在请你们去试试吧!发现了要告诉老师哦!

  (幼儿自由在教室里寻找可以被磁铁吸住的铁质物品。)

  老师:好了,宝贝们我们快来坐好,非常棒,大家又找到了很多铁质的能被磁铁吸住的物品。

  四、活动结束。

  老师:小朋友们小猫一家想要小朋友们帮助它们钓鱼,因为新年快到了,它们要招待很多亲戚朋友,可是在钓鱼之前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才能用磁铁把小鱼钓上来?

  (幼儿回答,并动手操作。)老师:宝贝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找到办法了。那我们现在来钓鱼比赛好不好?在一分钟内,音乐停了就停下来哦!我们看看哪组小朋友钓的最多,谁就获胜。然后把钓到的鱼送给小猫一家。

  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好多小鱼,我们一起给客人老师说再见,然后到教室去继续玩儿钓鱼游戏好吗?

  教学反思:

  本次科学活动,幼儿从上课伊始就表现出强烈的兴趣。由于事先准备的操作材料比较多,所以幼儿一直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发现、比较,整节课情绪高涨。幼儿乐于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事物规律的活动形式。在总结磁铁特性这一环节,做的还不到位,有点急于求成,要先让幼儿来讲出他发现的规律,教师再进行引导,做最后的总结。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诗歌中对爸爸“呼噜”的形象描述,丰富相应的词语如“呼噜”“越来越粗”“轻悠”。

  2、了解画面中爸爸睡觉与火车声音高低的对比,尝试参与、完善图书的内容。

  3、学会表达对爸爸的“爱”情感。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引出课题。

  家里除了妈妈,还有谁很爱我们?爸爸喜欢干什么?爸爸睡觉打呼噜吗?

  (环节分析:以谈话导入,从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直接点出“呼噜”,帮助幼儿呈现相关的生活经历。)

  二、教师出示PPT,引导幼儿观看。

  爸爸的有趣在哪里?爸爸和宝宝在干什么?为什么有火车?说明什么?

  (环节分析:观察是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小班幼儿的观察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在这环节,通过开放式的提问,指导幼儿明确观察的目的,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掌握观察的方法,建立图片和诗歌的联结。

  三、学习诗歌。

  教师引导幼儿明白爸爸的呼噜与火车的联系,当爸爸的呼噜声大时,就像火车开近我们。当爸爸的呼噜小时,就像火车开远了。

  教师引导幼儿学说诗歌

  (学习词语:越来越粗、轻悠轻悠)

  教师利用声音和动作来让幼儿了解感受词语。

  (环节分析:在语言的学习中,词汇的学习是渐进的,小班幼儿已掌握基本的与日常生活、起居饮食直接有关的词,但一些抽象的词语对词义的理解还很肤浅,在日常的'活动中,注重词汇的积累。运用声音,让幼儿直接感知声音的渐大渐小,从而理解散文的内容。这也是孩子听觉能力的培养。)

  四、诗歌练习。

  五、教师通过慢读、等待等方法引领幼儿参与阅读活动。

  师:爸爸累的时候,呼噜越来越粗,就像——(幼儿参与进来)

  爸爸不累的时候,呼噜轻悠轻悠,就像———(幼儿参与进来)

  (环节分析:幼儿对诗歌的掌握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避免学习方式的单一和枯燥。)

  六、引导幼儿制作图片,尝试参与完善图书内容。

  教师出示笑与不笑的形象图两张,引导幼儿根据诗歌仿编。

  教师出示吃饭的图片,引导幼儿根据诗歌仿编。

  (环节分析:幼儿已掌握基本诗歌内容基础上,凭借图片的提示,引导幼儿拓展生活经验和想在关的语言积累,进行仿编,这一环节是提升能力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只有小部分幼儿能够突破,大部分幼儿在这一环节上还难以实现。)

  七、教师总结

  在爸爸的身上,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爸爸们爱宝宝,宝宝们也爱自己的爸爸,和爸爸在一起很快乐。

  【活动反思】

  爸爸是幼儿身边熟悉的人,容易引起幼儿积极有趣的交谈,在这首幽默的小诗里,含有浓浓的亲情,画面中也能让幼儿感知到那种父子间的温馨,让幼儿感知爸爸的呼噜声与火车之间的联系是重点,在画面上“有呼出的气体”相似的地方还有声音的相似之处,小班幼儿对诗歌的学习基本上能掌握,但在环节五中对于部分幼儿还是有较大难度。

  附诗歌:《爸爸的呼噜》

  爸爸累了,

  呼噜好响好响,

  就像刚出站的火车,

  从家门前隆隆开过。

  爸爸不累的时候,

  呼噜好轻好轻,

  就像远去的火车,

  离开小小的站台。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意图:

  有一天带班时,发现有个孩子拿着妈妈的口红,在同伴面前炫耀,胆大的王鑫竟然还帮着其他人涂起了口红。经过调查以后,原来是盛晴上学时偷偷地把妈妈的口红藏在口袋里的,课间活动时,就和同伴玩了起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针对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现象,因此我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嘴巴会摆出各种口型,引导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地讲述。

  2、了解嘴巴的作用,知道从小要保护自己的嘴巴。

  活动准备:

  课前帮幼儿涂口红,白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帮助幼儿涂口红,引出活动。

  小朋友,今天老师帮小朋友干什么了呀?为什么要涂口红呢?

  那么,你在平时生活中还看到谁涂口红了?

  (评析:每个小朋友都涂上了口红,特别的兴奋,当问到有谁涂口红时,好多小朋友都说起了自己的妈妈涂了口红)二、引导幼儿变换各种口型。

  小嘴巴涂了口红真漂亮,摆个样子给我瞧瞧。好,老师用相机拍下来。(看照片)这个嘴巴张得大大的,这个嘴巴还是翘翘的,我们一起来学学呢?这个嘴巴还是圆圆的哪。

  (评析:当小朋友的嘴巴做出各种口型时,老师用相机拍下来,并展示在幼儿面前。由于是幼儿自己的照片,他们的兴趣非常浓,一个一个都在大声地谈论着。不过小班幼儿更对自己感兴趣,部分有照片的幼儿说的特别多,有个别幼儿没有发表自己的想法。)三、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发挥幼儿的想象。

  我们小朋友的嘴巴真有趣,有时张得大大的,有时变得圆圆的,有时还翘翘的,那你在什么时候会翘嘴巴呢?在什么时候又会把嘴巴张得大大的,什么时候又会变得圆圆的?

  教师小结:当我们小朋友高兴的时候,我们会张大嘴巴哈哈大笑;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会翘起小嘴巴;有时我们还会抿着嘴巴偷偷地笑。

  (评析:在这个环节里,主要是发挥幼儿的想象,鼓励幼儿把平时的生活经验用语言表述起来,刚开始时,幼儿不知说什么,当一、两个小朋友说了以后,其他小朋友也就模仿着说)。

  那我们现在就给张大嘴巴、翘起嘴巴、抿着嘴巴拍个照片,好吗?这次我们自己来拍,好吗?你看!我现在给张大嘴巴拍个照片。(教师作示范,印口型)你也来试试吧!给其它的口型也拍个照片。

  照片拍好了吗?拍下来的口型,我们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叫唇印,我们把唇印横过来看看,再竖过来看看,看看这个唇印像什么什么呢?咦,看看,你的唇印像什么?

  (评析:在这个环节里,让幼儿印唇印,幼儿特喜欢把自己嘴巴上的口红印在纸上,因此唇印特别多,有些幼儿在讲唇印像什么时,就讲的不太清楚。)四、引导幼儿知道嘴巴的作用。

  小朋友,真聪明,会说出这么好听的话来。那我们的嘴巴除了会说好听的话,那还有什么用呢?根据幼儿所说的话,进行适当的调整。

  五、教育幼儿从小保护自己的嘴巴。

  教师小结:我们的小嘴巴可以说话、唱歌、讲故事,它还有个最大的本领,你们想知道吗?做实验:捏住鼻子,闭紧嘴巴,感觉如何?所以我们的嘴巴还可以呼吸呢。嘴巴有这么多的用处,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小嘴,今天为了能让小朋友更漂亮些,所以老师帮小朋友涂了口红,时间长了以后,对我们小朋友身体不健康,现在我们一起到教室里去洗洗干净吧!

  (评析:考虑到本次的教学活动会引起幼儿爱涂口红的现象,然而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来分析,幼儿常涂口红却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因此,在活动即将结束时,首先让幼儿了解嘴巴的功能,从而对幼儿进行了健康教育。既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爱美之眩,又对他们进行了良好地健康、卫生教育。)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内容:

  吹画《梅花》

  二、活动目标:

  学习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梅花的基本特征;体验吹画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调色盘、墨水、红色水粉颜料、毛笔、吸管和操作材料纸。

  四、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出示教师范画--梅花。

  介绍作画工具。(先让幼儿猜猜作画工具,教师再出示特别的作画工具"吸管"。)

  2.教师讲解示范。

  用毛笔蘸上墨水滴几滴在纸的下端。

  用吸管对着水滴向纸的上方吹,改变吸管的方向吹出不同方向的树枝用右手食指蘸上红色的颜料,点出若干朵梅花。

  3.幼儿作画。(要求:幼儿可站着、蹲着吹画画;注意画面干净;画好后等颜料干了以后再拿起来)

  4.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独立完成。

  5.作业展览。把幼儿的作品固定的画袋里,让全体幼儿欣赏。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知道与大人走失该怎么办。

  记住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知道电话的重要性。

  尝试辨认9以内的数字。

  幼儿知道父母的电话。

  课件准备:

  《走丢了怎么办?》动画视频;“手机”图片。

  材料准备:

  教师准备班级幼儿家庭电话联系本;玩具电话或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播放动画视频《走丢了怎么办》,帮助幼儿知晓与大人走丢了该怎么办。

  小福是怎么跟爸爸走丢的?

  他发现跟爸爸走丢以后,去找了谁求助?

  大象叔叔是用什么办法帮助小福找到爸爸的?

  小结:我们出去的时候,要跟紧大人,不能自己乱跑。如果不小心走丢了,可以向穿制服的人求助,比如警察、保安、银行职员等。

  回顾动画视频《走丢了怎么办》,鼓励幼儿联系自己,思考如果和大人走丢了该怎么办。

  如果你和大人走丢了,你会怎么办呢?

  你记得你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吗?

  出示图片“手机”,鼓励幼儿尝试辨认0—9的数字。

  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我们一起来念一念上面的数字吧。

  准备玩具电话,或数字卡片,组织幼儿玩“打电话”的游戏,帮助幼儿记住自己父母的电话号码。

  1、将幼儿分成2人一组,启发一名幼儿回忆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

  2、核对幼儿家庭联系本,帮助幼儿正确熟记电话号码。

  3、另一名幼儿要在玩具电话上“拨对”或用数字卡片摆出同伴说出的电话号码。

  4、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在语言区,提供玩具电话,组织幼儿与同伴玩互打电话的游戏,增加幼儿对数字的记忆,体验打电话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7

  设计背景

  幼儿们在一次谈话中在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可是说不出在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针对这个现象,我结合主题准备了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父母的工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护。

  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一家人”这一话题进行谈话,使幼儿乐意参与个别交谈与集体谈话活动。

  3、培养幼儿爱家庭的情感,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

  活动准备

  1、实物玩具:小兔。

  2、每个幼儿一张“全家福”照片。

  3、照相机(请一名老师帮忙拍照)磁带。

  4、让幼儿回家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平时在家主要做些什么事。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1)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家里有谁”要求语句完整。

  教师利用相片,让幼儿看着照片讲,教师重复幼儿的话,练习说话的完整性。(有……有……还有)

  (3)请其余小朋友拿照片,自由交谈“照片上有谁?”

  (4)了解、丰富词汇“全家福”的含义。

  刚才,小朋友们介绍的很好。谁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什么?(丰富词汇“全家福”幼儿学说)拿出一张全家福请幼儿说:“这是谁家的全家福?”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交谈,集体讨论,要求声音响亮地表述。

  (1)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起示范作用。

  师:看!老师请来了大家认识的客人小兔白白.。师:小兔与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小朋友怎么说?(幼儿回答)

  师:它很能干,能大胆地说出爸爸妈妈的工作?

  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

  听!小朋友我叫白白,我的爸爸在动物医院当医生,妈妈在做法给我吃。

  (2)请幼儿回答提问。

  小兔白白:“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请幼儿回答。

  (3)段落性小结。

  (师:现在老师要请一位非常能干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照片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家有谁?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他们经常在家做什么事?”)让幼儿注意倾听,把话说完整。

  (师:“你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

  3、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很喜欢爸爸妈妈,因为他们给你们买好吃的,买好玩的,帮你们做了许多事情,爸爸妈妈很爱我们,我们也很爱他们,希望他们天天开心,永远年轻、漂亮,对吗?我们在家的时候也应该帮爸爸妈妈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对吗?

  4、延伸活动

  (1)我们都爱自己的家人,那你们能对自己的家人说一句“甜甜”的话吗?

  (2) 我们小五班是一个大家庭我们也照照全家福。

  教学反思

  通过主题活动,充分让幼儿了解、感受到家人为自己劳动的辛苦。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家庭”这甜蜜蜜的含义也在不断扩展、深化;幼儿与同伴、父母、教师之间的关心和爱护,也是甜蜜美好的。引导幼儿在体会成人、同伴关爱的同时,学习表达自己对成人同伴的爱。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幼儿园教案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