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发布于:2022-05-15 21:39:00 作者:

【实用】大班教案范文锦集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大班教案范文锦集5篇

大班教案 篇1

  目标:

  1、通过“填词”形式解决幼儿戏曲启蒙教育中教育内容与幼儿认知之间的矛盾,降低幼儿学习的难度,使戏曲启蒙教育更接近幼儿的实际生活。

  2、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准备:

  1、《天仙配》的碟片,图谱。

  2、幼儿已学会儿歌《两只懒乌鸦》。

  过程:

  1、幼儿初步欣赏黄梅戏。

  (1)教师清唱一句黄梅戏导入。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清山带笑颜。”

  提问:“老师唱的是什么?”

  (2)幼儿欣赏《天仙配》的MTV一遍。

  (3)幼儿以“啊”哼唱。

  2、教师填词范唱。

  (1)“现在老师也来唱一段,请你们仔细听一听和电视上唱的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填词范唱后幼儿回答:曲调一样,歌词不一样。(歌词是我们已学过的儿歌《两只懒乌鸦》)

  3、幼儿学唱。

  (1)幼儿认识图谱。

  “老师根据这首儿歌画了一张图,小朋友们看一看。”

  引导幼儿了解:枝条长,唱时拖的音长一些;枝条短,唱时拖的音短一些。

  (2)幼儿看图谱按原曲节奏朗诵儿歌两遍。

  (3)幼儿看图谱合伴奏学唱。

  (4)教师引导幼儿

  幼儿为儿歌逐句创编动作。

  (5)幼儿下位自由找空间边表演边演唱。

  4、小结。

  附儿歌:

  高高杨树上,有个乌鸦窝,住着兄弟俩,一对懒家伙。

  窝上有个洞,哥俩互推脱,大懒等小懒,小懒不出窝。

  你不修我不修,转眼窝儿破,你说懒不懒,懒得没法说。

  北风呼呼吹,吹落乌鸦窝,哥俩没处住,冻得打哆嗦。

  哎呀呀呀哎呀呀 哎呀,哎呀你说怨哪个?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初步了解宝宝的由来。

  2.发展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了解画面内容,大胆讲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引出绘本《小威向前冲》(PPT展示绘本首页)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书。为了让所有小朋友们都看到,我把它放在了大屏幕上一起来看看吧。

  2.提问:书名是什么?(小威向前冲)

  3.向前冲的小威会是一个怎样的小威?(幼:很勇敢,有勇气,很威风,一直向前冲,不怕困难)

  二、跟随老师,分页了解绘本故事内容

  1.点击PPT的故事绘本页面,教师有感情讲述故事,并播放PPT。(小威是个活泼的小家伙,他和许许多多的兄弟姐妹们住在一起,他们一起住在布朗先生的身体里,可是在学校里,小威数学成绩不太好,这一点和布朗先生很像,可是他却是个游泳高手。)

  2.提问:小威是个怎样的小家伙?(幼:游泳高手、数学不太好)小威是不是棒小孩呢?为什么?

  3.师幼互动点睛提问:你是什么高手呢?幼:剪纸高手,画画高手、高手等……你们有没有像小威一样,有什么地方是不太好的吗?幼:动作太慢,话太多……小结:你认为自己是棒小孩了吗?(幼儿们点头答应)只要你有一个地方是高手你就是棒小孩!那么小威是个棒小孩吗?(是)

  4.老师继续讲故事,PPT伴随故事始终

  师:…终于老师宣布游泳比赛开始了,游泳大赛这一天,老师发给了小威一副游泳眼镜,又发给了小威一张游泳比赛的路线图。

  5.点击PPT地图页面,幼儿集体看地图。你认为小威该怎么走?从起点出发,经过哪里?

  6.点击PPT,两颗撞击的爱心。师:比赛的裁判是布朗先生和布朗太太。他们两个齐声喊道:1,2,3,Go!游泳比赛开始了。

  7.小威游泳比赛的PPT页面,提问:小威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

  8.师:游了一会儿,好朋友小路赶上来了,那小威该怎么办呢?(小结:遇到困难只有努力向前冲才能获得胜利)

  三、欣赏生命孕育全过程,并对于绘本后续的猜想

  1.继续看PPT,教师讲述故事。

  慢慢地,小生命越长越大了她把布朗太太的肚子顶得鼓鼓的,一天天地过去,终于小宝贝出生了,她是一个女孩,布朗先生和太太给她娶了一个名字叫:小娜……

  2.提问:你猜小娜长大以后大概会是怎么样的呢?

  四、知道自己和爸爸妈妈长得很像

  1.点击PPT(一对长得特别像的父子)

  提问:他们像吗?哪里很像?小结:因为这是他的孩子,所以很像。

  2.引到自身的提问:你长得像谁?哪里很像?

  (幼:我长得像爸爸,我和爸爸的眼睛很像,都是小眼睛。我长得像妈妈,因为我们都是长头发。)

  五、绘本问题延伸

  我们和爸爸妈妈是很像的,小娜和爸爸妈妈也很像,不过,小娜像布朗先生和小威,可是…小威到哪里去了呢?(变成小娜了)那小娜是怎么来的呢?(布朗太太生的)你们是怎么来的呢?(妈妈生的)小威到哪里去了?小娜是怎么来的?你们是怎么来的呢?让我们以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课后反思】故事用最简单的语言给孩子阐明了生殖和遗传这个原本很复杂的道理。遗传和生殖的具体含义比较深奥,尤其是遗传的含义,幼儿无法了解其内涵。只能从寻找相似性角度来进行理解。活动过程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线进行。首先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再提出质疑,带着疑问去阅读,使阅读具有针对性。阅读内容与已有经验产生冲突,从而使孩子了解新知识,积累新经验。最后激发孩子对父亲的情感本次活动中没有更好的体现。在最后环节可以加一个对父亲的延伸。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并初步学唱歌曲,能较有感情、连贯地演唱。

  2、感受和体验歌曲中朋友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知道珍惜友谊。

  活动准备:

  歌曲《友谊地久天长》、PPT、文字图卡。

  活动背景说明:

  我们要毕业了,最近我们班一直围绕着这个主题在开展活动,大班的幼儿马上将 告别幼儿园,告别老师,告别自己的好伙伴,踏进小学的校门,三年时间里,朋友之间已经有了很深厚的情感,《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曲最能表达我们此刻的心情,但因为这首歌歌词本身就比较难,不一定能适合幼儿学唱,所以定为音乐欣赏活动课,让幼儿通过欣赏、回忆,来感受歌曲的氛围及带来的依依不舍的情感。最后,让幼儿记录下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幼儿园和好朋友最珍贵的礼物。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读书郎》

  1、集体有感情地演唱《读书郎》。

  2、你觉得读书郎是个怎样的孩子?

  T:所以,我们要像读书郎一样做一个不怕困难、热爱学习的好孩子!再过一段日子,我们就要离开幼儿园,离开老师,离开小朋友了。读书郎送给我们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欣赏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1、第一次欣赏歌曲。

  T: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你觉得这首歌的节奏是怎么样的?

  2、幼儿感受表现:随音乐有节奏地摇摆身体。

  3、第二次欣赏歌曲。(倾听理解歌词)

  T:听老师来唱一唱这首歌曲,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

  (1)歌词里说了些什么?

  “地久天长”是什么意思?那“友谊地久天长”呢?

  (2)马上就要离开幼儿园,你会忘记大家老师和小朋友吗?您会怎么做呢?

  4、第三次欣赏歌曲,并观看PPT画面,情感的升华。

  (1)听了这首歌曲,看了这些照片,让你回想起什么?

  (2)我们马上就要和幼儿园,和老师、同伴说再见了,你的好朋友是谁,你想对她说什么?你还想对老师说什么?

  (3)你想怎样与他们道别?(出示PPT)

  5、幼儿感受表现,进一步感受歌曲。

  T:让我们拉着好朋友的手,一边轻轻地摇动身体,一边回忆在幼儿园的点点滴滴。

  小结:我们在一起学习、生活3年了,希望大家毕业上小学以后,不要忘记大家,时常要想想我们的同学、老师呀,让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三、初步跟唱歌曲

  1、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外国(苏格兰)民歌,名字叫《友谊地久天长》,

  T:(出示PPT)为纪念这段珍贵的友谊,让我们一起拿起酒杯,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说:“友谊万岁,友谊万岁!”

  T:举杯痛饮、同声歌颂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2、再次欣赏,跟唱歌曲第一段。

  3、再次有感情地演唱。这是一首关于朋友之间友谊的歌,我们应该用怎么样的感情唱这首歌?(充满情感地演唱)

  四、情感升华

  (幼儿互相赠送名片)这是一张名片,可以记录下我们的资料,抄下你家里的电话,想念的时候就可以打电话了。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我们班的孩子在中班时候对数数、配对等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在个别化学习“小鬼当家”中通过买菜游戏,来进行数的组成的操作,为学习加法试题也打下了基础,因此,5以内的加法试题口算是在这些数经验的基础上让孩子来学习,由于数字小,孩子们便于掌握,因此在大班初期非常适合。

  灯笼是我国在喜庆日子里一直要用到的,在生活中孩子们对灯笼的大小、形状、颜色非常熟悉,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根据大小、形状、颜色让他们进行5以内的加法试题口算学习比较适合,所以根据主题就选择了《挂灯笼》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加法算式题,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个数字的'实际意义。

  2、了解中国挂灯笼的特有风俗,体验中国特有文化。

  活动准备:PPT、5以内加法算式题卡、操作材料包

  活动过程:

  一、说灯笼:了解挂灯笼是中国特有的风俗

  今天老师带来了灯笼,我们什么时候会挂灯笼?(节日、春节)

  小结:挂灯笼是中国特有风俗,在中国的许多节日里,大家都喜欢挂灯笼,红红火火特别热闹。

  二、挂灯笼:

  根据灯笼列算式题今天我们也来挂灯笼,先来看看老师这里挂的灯笼。

  1、(PPT)请你看看这里的灯笼有什么不一样?

  2、大灯笼有几个?小灯笼有几个?个别幼儿摆放灯笼分家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3、想把他们合起来,用什么来表示呢?这个符号像什么?

  4、“+”名字叫加号;1和4合起来一共是几呢?

  (5),可以用“=”来表示,像什么?(马路上的黄线等),“=”名字叫等号。

  小结:有数字、有符号排列出来的叫算式题。算式题中,“+”读“加上”,表示“把加号前面和后面合起来”。“=”读“等于”,表示“等号前面的部分等于等号后面的部分”。

  三、看灯笼——根据灯笼找加法算式

  1、这样我们用一道算式题把刚刚老师挂的灯笼的个数表示出来了

  第一次幼儿操作

  1)出示挂灯笼情况,按照算式题卡来挂灯笼。

  提醒:观察灯笼,分辨某一特征的肯定或否定进行操作摆放。

  2)集体交流

  你的灯笼是按什么特征进行悬挂的?这些数字各代表什么意义。

  第二次幼儿操作:

  1)请你把你桌上的灯笼挂起来,再帮它们找个加法算式题做朋友。

  提醒:按一个特征的肯定或否定进行分家。尝试多次不同特征挂灯笼。寻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题,对应的挂在一串串灯笼下面。

  2)集体交流

  介绍所列算式。3+2=5,你可以用什么不同的方法挂灯笼呢?

  2、想一想如果挂的灯笼再多一点,你还能找到适合它的算式题吗?老师会把它放在区角活动中,可以和你的朋友一起来试试。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变速跑。

  2、学习听从指令,并做出适当反应。

  3、体验同伴间合作交往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录音机,音乐磁带。

  2、铃鼓1个。

  3、孙悟空及白龙马袖标。(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1)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走成一个大圆,跟随音乐节奏的快慢及轻重边走边做动作。音乐停止时,幼儿也停止所有动作。

  (2)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准备活动。

  ①教师:天气不错,大家一起来活动身体吧。我们今天主要是练习跑的动作,准备动的时候要把重点放在哪里呢?(膝盖)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怎么做膝盖的准备活动。

  ②请××小朋友示范一下,大家跟着他一起来做。

  2、练习听信号向不同方向跑。

  (1)教师:我是唐僧,你们是孙悟空,孙悟空听到师傅唐僧发出快速的铃鼓声就向前快跑;如果听到慢速的铃鼓声,就转身慢跑;听到摇铃鼓,就原地自转,看看哪个孙悟空最能干。

  (2)变化要求练习:幼儿可以分组进行练习。

  3、游戏:“孙悟空和白龙马”。

  (1)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名称及玩法:幼儿扎上不同的袖标扮演孙悟空或者白龙马,分散站在场地四周,听教师指令进行活动。如教师说:“孙悟空”,戴孙悟空袖标的幼儿就向前跑。

  (2)熟悉游戏后,教师可以变化指令,如“白龙马快跑”“孙悟空慢跑”……

  (3)幼儿可以换角色进行游戏。

  4、听轻松的音乐,教师和幼儿自由坐在地上摆动身体,做放松运动。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上一篇:小班教案

下一篇:幼儿园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