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主持人发声训练方法

主持人发声训练方法

发布于:2020-09-03 10:07:23 作者:

主持人发声训练方法

  导语:掌握相关方法,可以更好进行发生训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主持人发声训练方法,欢迎各位阅读。

主持人发声训练方法

  一、用气

  呼吸的正确与否,是决定声音好坏的关键。气不足,声音黯淡无光;用气过猛,又损害声带,而且噪音重。一般人是单纯的胸式呼吸法,声音虚而不实,没有底气。

  我们采用胸膈呼吸法。膈----横膈膜,在胸、腹之间。像一个圆屋顶,吸气时把小腹收缩,膈肌就下降,弓形的肋骨提高和扩展。这就增加了胸腔的容积。小腹收缩,不单纯向后,而是腹肌向中收缩。这中心就是丹田(脐下三指处)。

  训练方法:

  吸气:

  小腹向中心收缩:胸廓、大腹、腰部同时扩张。不是单纯向前、向上挺胸,而要向左右撑开。感到腰带渐紧,特别是后腰,有向后撑开的感觉,不要提肩,也不要让胸部塌下去。

  呼气:

  切忌一下把气放出,使胸、腰塌瘪,而是把小腹一直坚持收住,努力控制胸部和腰部慢慢呼出气来。

  支点:

  一般呼吸的毛病是吸得浅,咳嗽式、堵塞式的气息。整个上部是紧张的,要解放这部分,扩张开,就解决了。紧张点放到丹田,以丹田、胸膛、后胸作为"支点"(即着力点,劲儿用到的地方有支点,声音才有力度。)

  对比示范

  1、唱"深深的海洋、、、、、、"(有支点与无支点的声音)

  2、发"啊"-------打通了,音越高,气越要下沉。

  3、朗诵"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对比体会两种用法。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并非不可捉摸。

  我们日常生活动作中经常遇到,请体会一下:

  1、假设你现在饿极了。突然,窗口飘来一阵炒菜香味。是烧肉?还是煎鱼?请大家闻闻看,究竟是什么味道?

  2、鲜花一支包在手绢里,通过嗅觉品评出它的名字来。要舒适自如,避免紧张僵硬。吸气时深沉而安静,使五脏六腑都感到熨帖愉快。

  3、体会用力抬起一件笨重物体的感觉:气息自然下沉,腹肌收缩,发"哎~~~~~"丹田顶气,而不是胸腔。

  4、早上来到野外,深呼吸,体会胸扩腹收。

  5、身体仰卧床上,双肩自然并拢,体会呼吸状态。(小腹如不会收,可用双手帮助由两侧向丹田推动)

  6、齿缝放气:慢慢吸好气后,蓄气、保持片刻,嘴微开,上下点开一小缝,发出"丝~~~~~"声,要细要匀,坚持用一口气。或用耳语声音数数。看谁延续最长,气快完时要沉着镇静,自然放松不要紧张。憋住气,不要失去信心,这样便可使呼吸气的控制力大大增加。

  7、惊喜喊人快吸快呼:突然发现远处来了一个人,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惊喜不禁,急吸一口气,停住,然后迅速呼出:"老伙计儿!"

  8、总的分类练习:

  快吸慢呼慢吸快呼鼻吸口呼口吸鼻呼鼻吸鼻呼口吸口呼鼻口同时呼吸

  采用这些练习,可使我们在朗读、讲演时,不管处于任何条件下,均可运用好呼吸,为进一步发声吐字打好基础。

  二、发声

  (一)、准备活动:

  1、"狗喘气"——活动横膈膜。

  声音打得远不远,要看横膈膜的弹力。横膈膜的力量要训练,还有,早上睡醒了,声带、横膈膜还没睡醒,不先活动就开始读书、练声,嗓子就容易受伤。练习方法:"狗喘气"。饿肚子时,急促地一呼一吸(手模胸膈可明显感到一收一缩地抖动。要均匀,有冷空气时,不要张着嘴做,以免刺激)。平时及每次用嗓前都可以做。

  2、"气泡音"——活动声带。

  把声带从睡眠状态中柔缓地推醒。有如赛跑前活动韧带。每次用声以后做一下,又可起按摩的作用。做法:声带放松,用匀缓的气流轻轻不断地拂动它,发出细小的抖动声,象小孩撒娇生气时喉咙里发出的那种声音。开始,它不灵活,可能不响,多做一会,自然会响。

  3、声音的圆润和响亮,与口腔发音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共鸣器空间大,声音就大。下一练习就是为了扩大共鸣器。

  A、开槽牙(下巴向下移)

  上下后槽牙间要有一定开合度。下巴稍向后、向下移,但不要大开(一般人一到高音就把下巴向前伸,脖子硬了。声音越勒越横)。

  B、提嚼肌。

  脸上嚼肌(面皮)向两边斜上方提起,似放松微笑状态。如不提嚼肌,声沉闷。

  对比发音:"掀起新高潮"、"窈窈"、"逍遥"。

  再练习上下牙轻碰嚼东西的动作或旋转磨擦出声,灵活而有力。

  C、挺软腭。

  软腭向上挺住,用张口急吸气体会,发出鸭叫"嘎、嘎、嘎"声,使口腔造成一个圆筒,否则发暗、发扁。(但以上都要防止僵化和迟钝,如槽牙过开,嚼肌过紧等。)以上准备活动,在用嗓前都要做一下,各部分运用时才灵活松弛。

  (二)、鼻腔共鸣训练:

  有的人想加大音量时,就在喉鼻上使劲,结果越使越糟。音量不大,音色单薄。主要是没有把鼻腔这个最大的高音喇叭给用上,没有胸腔、口腔、鼻腔这三个共鸣箱打通,只用了口腔这一个。

  练习方法:

  A:学牛叫----鼻弹练习。

  嗯(第二声)---嗯(第四声)。类似轮船汽笛、小孩撒娇时的闭鼻声回答"嗯(第四声)"还象打电话中的鼻声回答"嗯(第二声)"(什么?)"嗯(第四声)、、、、、、"(明白了!明白了!)

  底下必须控制气息吸足气,然后把气息"叭"一下弹上去,打在顶上,不是向前从口里淌出去。声音要浑圆,音域上滑或者下滑,声带缩短拉长都很有力量,共鸣点不要变。

  用哼鸣音哼歌:"嗯"哼《太阳岛上》、《红河谷》

  B、鼻音带出字:共鸣点找对后,用鼻音把字带出来。

  三、发声练习

  训练方法:

  1、单音练习

  首先要兴奋,以情运气,以情带声。"兴奋从容两肋开,不觉吸气气自来"。单纯用气易憋在胸部,又浅。要用情感带动气息。

  声音不是从口里直接向前淌出去,而是向上从硬腭打上头顶骨;音色不是松软、黯淡的,而是追求金属碰撞之神韵。声音出来不是横的、扁的,而是圆的;不是散的,是集中的。声音从小到大,从低到高。可以用手挡耳、闭眼体会声韵和气息控制。音越高,小腹收缩,腰、胸扩张要越强。舌头尽量放松,下腭不要用力,不要产生舌根紧张、声音是挤出来的感觉。不要一开口就大喊,要在身体各部分都有充分准备的状态下发音。练唱强弱复合的歌,让声音立着出来。

  2、唱《洪湖赤卫队》中歌曲

  渔民的光景一年更比一年强~~~~~。切忌声音横着的、散着的、扁的,要浑圆,立得住。

  3、深吸一口气,数数。

  从1到100,看能数多少。

  4、念普通话的调值,体会用发声

  A、阴平:气息平稳、集中、胸腹控制稳定。丹田之气就得顶住。如"高、天、中央、基本"。

  B、阳平:腹收腰扩由弱到强,气息逐渐加强。如"无、群、学、红彤彤、河流、红旗"。

  C、上声:气息有一个气息下沉到提起的变化。胸腹控制力量由稍松变紧。如:"长、海、好、领导"。

  D、去声:气息通畅地下沉。胸部在保持控制的情况下,稍有下移的感觉,但两肋不能松软,小腹保持收力,控制住。如"日日夜夜、灿烂、战斗"。

  四、朗诵句段

  共鸣点有点体会后,就直接用一段词去找。朗诵时,把气息弹上去。直着敞着发出去不行。要弹到共鸣点。出字立音,上、大、雨、落、幽、燕。声音是横着的就没有共鸣,不集中,主要元音要夸张一点:翻江倒海!夸张,一夸张,就立住了,立不住,共鸣就出不来。

  基本功掌握了,还要带上感情,兴奋起来,朗诵时就不想声音了,用感情带动声音,而你如果没有前面这个练习,作品需要时你就拿不出来,就像你没练过踢腿的功夫,表演时那个动作你就不一样。

  如"你呀!"激情时音量很大,但仍圆润;没练过声的`"你呀!"干涩燥辣。

  又如:田野"一片绿啦!"没练过声,越使劲越没声音"一片绿啦!一片红啦!"又虚又沙。

  总之,要求声音是要实的不是虚的,要亮的不要松软疲塌的,要圆润,不要单薄干燥。

  练习: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聚集着乌云。"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五、前音稍后,后音稍前

  音量需大时,发音部位与共鸣点产生了矛盾。共鸣点在这上面,口腔着力点在下面,前面这儿,距离太远了,就会挤嗓子。如:生活语言中的Z、C、S、十四、干燥、尖薄,不但听起来太靠前,而且还有兹、兹的杂音;有的为了追求声音宽厚,又一味压低声音,发音靠后压舌根,浑浊沉闷,送不出来,且有喉音,易坏嗓子,这都不好。要在不改变本来字音的限度内,尽量使声音向口腔中部接近,这样,声音厚实响亮,并能缩短发音过程,利用口齿灵活。具体方法就是前音稍后,后音稍前,或者说"开音稍闭,闭音稍开"。

  前音稍后,即闭音稍开:

  如“衣”,舌面前元音,部位靠前,属于开口度小的闭音,如发音时口腔着力点稍后点,嘴略开一些,就响亮得多。

  后音稍前,即开音稍闭:

  "搞",g的发音部位是舌根,O又是舌面后元音,"搞"的整个发音是靠后的,如发音时稍向前些,声音就清一些。念"新高潮"

  如:花,整个发音,要求口张开,但张得很大,声音会散,不集中,发音时收拢一下嘴形,声音就集中有力。练唱《红河谷》中"啦、啦……"

  六、控制练习

  1、距离发声练习:

  假设分别向一个人、十个人、五十人、一千人,在教室、大礼堂、体育馆等地朗诵或喊口令,十分精确地运用声音。

  2、障碍发声练习:

  含半口水在嘴里说话或大笑,不让漏出一滴水来。这是为了消灭在台上唾沫四溅的毛病。

  跑五十米后再回来朗读一篇文章,面不改色气不虚喘,能控制呼吸。

  3、气音发声练习:

  A、用气数数或念字母。

  B、两人说一段私密话,听者无论走到哪个角落,都听得清是什么内容。

  C、用气音朗诵"我……不行了……这仇……一定……要 ""难道……是他?……"(心理描写)

  D、用气声唱一段歌,如,《垄上行》。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娱乐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