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发布于:2022-05-13 03:05:28 作者:

【精品】中班教案模板锦集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中班教案模板锦集6篇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先有生活,才有教材的需要。因此我选取了令幼儿感到十分亲切的星星、月亮、雨点、乌云、露珠、小草、蝌蚪、青蛙等形象,让幼儿在游乐中驰骋想象,将两组有从属关系或相关关系的物体用可爱的“泡泡”连接起来,通过建构句式“XX是XX吹出的泡泡”,情景有机交融,勾画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通过幼儿组建、仿编儿歌,感受大自然意境美的同时,又给予幼儿拓宽视野和启发想象的鼓励,感到周围生活的事物是这样的美丽而又丰富多彩,经过想象以后的事物,是格外地动人漂亮,旨在激发幼儿去观察去想象。

  教学目标:

  1、学习建构句式“XX是XX”吹出的泡泡,并展开想象仿编儿歌。

  2、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懂得自然界有许多事物存在着从属关系和相关关系。

  3、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泡泡液若干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1、听着音乐,教师和幼儿一起吹泡泡,玩泡泡,体验快乐情绪。

  2、教师:我们吹出来的泡泡是怎么样的?(幼儿:圆圆的,有大,有小,五颜六色的)

  3、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泡泡,和刚才吹的泡泡不一样,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泡泡?

  二、出示多媒体课件

  1、出示泡泡图,这些是特殊的泡泡,里面有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个泡泡(出示星星图片)你们知道这个泡泡是谁吹出的么?强调幼儿回答问题要完整。

  2、让幼儿说出星星是月亮吹出的泡泡。

  3、同上:

  露珠是小草吹出的泡泡。

  鸡蛋是母鸡吹出的泡泡。

  蝌蚪是青蛙吹出的泡泡。

  4、幼儿根据图片把四句儿歌连贯起来。

  5、吴老师要在最后再加上两句,使这首儿歌变成一首完整的儿歌。

  吹呀吹,吹泡泡,

  我吹的泡泡是一首首歌谣。

  6、我们大家真棒,一起创编了一首儿歌,那哪位小朋友能给这首儿歌想一个名字呢?

  7、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好听的名字,我们就用一个既简单又好听的名字吧-----吹泡泡。

  8、幼儿和教师一起朗读儿歌,并聆听歌曲。

  9、老师这还有一个大泡泡,它会是什么呢?又是谁吹出的.泡泡呢?幼儿思考并回答。

  10、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什么吹出来的泡泡呢?幼儿思考并回答。(分小组讨论,并组合成一首新的儿歌)

  三、结束

  今天我们跟着泡泡学习了好多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到户外和泡泡做游戏吧!师生一起到户外吹泡泡!

  活动反思

  《吹泡泡》这首诗运用了孩子们特有的眼光,描述出泡泡与其他自然的联系,让大家感受到童趣的魅力,诗歌的画面形象,从中洋溢着明快、活泼有趣的情感基调。

  在多次吹泡泡的游戏活动后,引导幼儿接触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加深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口语表达能力,是顺其自然而又非常必要的。让他们自由吹泡泡并互相交流发现了什么,比比哪组小朋友说的最好,孩子们对这项活动特别的感兴趣,都积极参与进来,接着两遍儿歌下来,孩子们已经基本能完整的把儿歌复述出来了。并且孩子们意犹未尽,直嚷嚷着要再来一遍。可见孩子们对活动投注的热情。通过教学实践,使我获得以下几点体会:

  1、 根据实际,随机调整教育方案 。

  2、 善于利用,充分寻找结合点。

  3、 融入生活,增强练习的密度。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一双”“一对”的概念。

  2、学习按物品的特征,将相同的东西配对。

  【活动准备】

  1、一幅图。

  2、鞋、袜、手套各一双,蜡笔,请每位幼儿带一双袜子到园。

  3、每人一份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图问幼儿这是什么?是不是一只小鸟?教师再出示第二只小鸟,问幼儿现在有几只小鸟?

  2、教师再问幼儿:“小朋友身体有哪些部位有两个呢?”请幼儿指出来。教师告诉幼儿,通常两个一样的,可以配成一双或一对。

  3、教师拿出一只鞋子,问幼儿:“这是什么?一只够不够?如果不够,要几只才够呢?”

  4、教师拿出一只袜子,问幼儿:“这是什么?一只够不够?如果不够,要几只才够呢?”

  5、教师拿出一只手套,问幼儿:“这是什么?一只够不够?如果不够,要几只才够呢?”

  6、教师请幼儿想一想,还有什么是两个在一起的,一双或一对的,让幼儿说说看。

  7、请一些幼儿出来找相同的东西,找对了的幼儿给予奖励红花一朵。

  8、将幼儿带来的袜子散放在桌面,请幼儿轮流抽一只袜子,再找到另一只,凑成一双卷在一起。

  9、看看大家的袜子是否都找到了另一半。

  10、表扬找到另一半袜子的幼儿。

  11、教师示范操作材料给幼儿看。

  1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中的树叶、鞋子、花朵和杯子,启发幼儿画线连接相同图案的物品。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10的形成,知道9添上1是10。

  2.认读数字10,知道10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蓝气球9个,红气球10个,数字卡片1—10。

  活动过程:

  1.复习9的形成。

  出示蓝气球8个,提问蓝气球有几个?怎样使他们变成9个?

  请一位幼儿操作添成9个气球,添上后点数说出总数。

  小结:8个气球添上1个气球是9个气球,8添上1是9。

  2.学习10的形成。

  出示:红气球9个,提问红气球有几个?怎样使他们变成10个?

  请以为幼儿上来添成10个气球,然后点数并说出总数。

  小结:9个气球添上1个气球是10个气球,9添上1是10.10个气球用数字10表示。

  3.认读数字10,理解10的实际意义。

  出示数字10,引导幼儿说说10的实际意义,找一找周围哪些东西数量是10个。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讲述10像什么?

  4.游戏:比多少。

  画上两个圆圈(两个呼啦圈也可),听音乐,音乐一停,站在圈上比比哪个圈里的人多?

  活动延伸:

  幼儿学习资源4第9页,数一数,将气球与相应数字连起来。

  数一数小鱼和小鸟的数量并添画。

中班教案 篇4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表情娃娃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及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数量;通过触摸感知数量。

  活动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

  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的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说明:注意幼儿点数习惯的培养,巩固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能力。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

  打开黄色的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说明:听、默数对大部分幼儿来说尚有困难,老师予以适当指导并提醒幼儿数在心里。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

  打开黑色的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说明:通过触摸感知数量是幼儿从来未尝试过的形式,教师可提醒幼儿摸一颗、数一颗,使幼儿能获得成功体验并了解方法。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采用变魔术的形式,能让幼儿在神奇、魔幻的快乐体验中,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首先让幼儿打开魔法之书,谁也不知道魔法之书里藏着什么,当出现物体时,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有了足够的动力去开展剩下的游戏,本次活动重点是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点一点等多种形式,能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自己设计的规律排列花纹制作彩带。

  2.探索发现事物花纹排列的规律。

  3.在操作活动中体验规律排列的美。

  活动准备:

  1.教具:教学挂图(二)、(四)中的领带、盘子图片,与安全标记若干。

  2.学具:幼儿用书第19页《小小设计师》的材料。星星、月亮等不干胶材料若干。

  3 . 电教设备: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盘子图片,发现图案排列的规律。

  1.过节了,小兔子给自己买了几件漂亮的礼物,我们看看是什么呀?

  2.这个盘子漂亮吗?盘子上有什么花纹?是怎么排列的?

  3.引导幼儿用圆点标记记录花纹排列的方法。

  教师:我这里有一些远点标记,你们能按牌子花纹的排列方法也给这些标记排一排吗?

  教师请个别幼儿操作,集体验证。

  二、引导幼儿观察领带图片,发现图案排列的规律。

  1.出示领带。

  提问:小兔还买了什么?领带花纹的排列方法和盘子花纹一样吗?是怎么排的?

  2.运用远点标记几率领带花纹的排列方法。

  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集体验证。

  3.比较发现两种物体排列的规律。

  领带和盘子的花纹排列规律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拓展幼儿思维。

  (1)花纹除了可以这样排,还可以怎么样有规律地排列。

  (2)将不同的排列规律记录在黑板上。

  三、幼儿作业。

  1.布置作业。

  教师:请小朋友给小兔设计桌布和围巾,先按照小兔的而要求将桌布花纹设计好,然后再设计围巾上的花纹。想一想,图案怎样排列才能既有序又漂亮?

  2.展示作业并交流。

  教师:你喜欢哪一种设计?它的花纹是怎么排列的?

  教师:你觉得还可以怎样排列更加美丽?它是按照什么规律来排列的?[w1]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操作区提供串珠材料和规律示意图让幼儿练习。

  2.家园共育:家长利用身边的材料帮助幼儿获得多种排列组合花纹的而方法,体验规律排列所产生的美。

  3.日常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各种服装等的图案规律,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等等。

中班教案 篇6

  中班体育活动——好玩的轮胎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滚轮胎。

  2、在花样玩轮胎的过程中练习跳、飞、转等技能。

  3、培养幼儿听口令、守纪律的好品德。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涂有彩色油漆的废旧轮胎。

  [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引起兴趣。

  幼儿成两队站好,每人手拿一个轮胎,老师说:“孩子们,今天的天气真好,们到前面的草地上去玩轮胎好吗?们怎么把轮胎运过去呢?”(滚过去)

  2、练习游戏

  孩子们由两队滚着轮胎变成一个大圆圈。

  (1)学小兔跳:轮胎前后里外跳;左右里外跳。

  (2)学小鸟飞:飞到轮胎里原地飞一圈;飞到轮胎外绕轮胎飞一圈。

  (3)把轮胎举起来套在脖子里,双手做动作。

  (4)把轮胎放地下,幼儿坐在轮胎上活动头部。

  (5)幼儿自由玩耍轮胎。注意幼儿的新玩法。

  3、游戏结束。

  老师说:“今天们玩得高兴吗?天气不早了,们回家吧,明天们再来玩。”幼儿肩抗轮胎成一队走出游戏场地。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幼儿教案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