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发布于:2021-10-18 12:17:22 作者:

【精品】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汇总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汇总10篇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自主探索、讨论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在活动中体会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

  3、尝试表现蚂蚁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

  4、能细致的观察蚂蚁,大胆的表述。

  5、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活动准备:

  1、范画一张(上面有用白色油画棒画的蚂蚁),自制魔术棒一支(在水粉笔的另一头贴上一颗星星)。

  2、每组一张白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3、蚂蚁图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引题激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就藏在这张白纸上,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现在杨老师就把它变出来好吗?(变出小蚂蚁)

  2、哦!原来我们的新朋友是蚂蚁,请小朋友看看蚂蚁是什么样的?

  二、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

  1、师: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蚂蚁是什么样子的?

  2、蚂蚁的身体有几部分?那三部分?(肯定幼儿的描述,同时给出科

  学的名称---头、胸、腹三部分)

  3、蚂蚁的头上长了什么?(一对触角、眼睛、嘴巴)

  4、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请幼儿点数)

  小结:原来小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体上长着六条腿。

  5、师:小蚂有不同的颜色,你们见过什么颜色的蚂蚁呢?(棕色、黑色、白色)

  三、了解蚂蚁生活习性

  1、蚂蚁的食性

  师:原来蚂蚁有不同的颜色,你们知道小蚂蚁喜欢吃什么吗?(幼儿回答)

  (只要能吃的它都吃)

  2、触角的作用

  有一天,有一只小蚂蚁出去找吃的,它刚出去没多远就找到一块大蛋糕,可是这块蛋糕比蚂蚁大,它怎么也搬不动。它想请它是好朋友来帮忙,可是蚂蚁又会说话,哪它会怎样告诉它的好朋友它需要帮助呢?(用触角)

  3、蚂蚁如何找到回家的路?

  蚂蚁请来了朋友帮忙一起把这块蛋糕搬回去,“一二、一二。。。。咦!家往哪里走了,小蚂蚁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了,你们想想它们怎样才能找到自己和的家呢?(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哦!蚂蚁有特殊的本领,每次蚂蚁离开自己的洞穴去外面找食物的时候,它就会释放一种气体叫“信息素”,所以不管蚂蚁离开自己家多远,都会跟着这个气味找到自己的家。

  4、蚂蚁的家

  (1)师:蚂蚁闻着气味回到了自己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蚂蚁的家在哪里?它是家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2)蚂蚁是一个人住呢?还是很多人住?(群居)蚂蚁喜欢群居,它们的家会有什么样的建筑(育婴室、国王的宫殿、储藏室 、休息室等等)

  5、蚂蚁的分工

  蚂蚁的家真大呀!那你们知道蚂蚁的家里都有谁吗?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的!(分别引出母蚁、父蚁、工蚁、兵蚁)

  母蚁(蚁后):蚂蚁家族中体形最大的,蚁后原先有翅膀,生完蚁宝宝后它的翅膀就会脱落。

  父蚁(雄蚁):它有翅膀,它的工作是等待飞行,和母蚁交*。

  工蚁:负责找寻食物,照顾蚁宝宝。

  兵蚁:负责保护蚂蚁家,防止敌人来侵入它们。

  小结:原来蚂蚁的家是一个大家庭,人们都喜欢叫它“蚂蚁王国”。

  四、蚂蚁王国。

  蚂蚁王国里真热闹呀!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设计一个热闹的蚂蚁王国好吗?

  1、交待绘画步骤。

  2、幼儿作画。

  小百科:蚂蚁(ant)是一种昆虫,别名蚁、玄驹、昆蜉、蚍蜉蚂,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种,有21亚科283属,中国境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拆笔、装笔、换笔的过程中探究材料之间的关系,获得有关空间关系的经验。

  2、在拆拆装装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1、课前收集:拆装难易程度不同,配件不同的笔及与之相匹配的笔芯若干。

  2、教师演示用的水笔和圆珠笔。

  活动过程

  一、给水笔换笔芯

  1、教师:这些水笔的笔芯已经用完了,请你们给水笔换上新笔芯。

  2、幼儿操作

  3、引导幼儿演示并讲述自己的装拆过程,说出理由。

  教师:你是怎样打开的?

  二、给圆珠笔换笔芯

  1、出示一支圆珠笔,引导观察圆珠笔的笔头会伸缩的特点。

  2、幼儿换笔芯,教师重点观察幼儿如何选择笔芯,在装笔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等等。

  3、师生共同探讨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你拆开了圆珠笔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认识弹簧、笔芯套等)

  教师:你遇到什么困难,谁有办法解决?

  4、幼儿再次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分层操作

  1、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给更复杂的笔换笔芯,没有成功的幼儿继续努力完成任务。

  2、鼓励没有成功的幼儿说说自己的困难,并请同伴帮助解决。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排积木活动中,体验力的传动现象。

  2、尝试同伴之间的互相合作,有一定的团队精神。

  活动准备:

  中型长方形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感知积木排列的方法。

  幼儿分组拿积木进行排队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如何给积木排队的。

  请幼儿分组师范,重点介绍间隔排队的方法。

  2、幼儿集中学习间隔排队的方法。

  幼儿分组尝试间隔排队的方法,在操作中幼儿如果不小心碰到积木发生"传动"现象,引导幼儿注意观察。

  教师:为什么前面的积木倒下来,后面的积木也会跟着倒下来呢?

  3、全班合作排列积木。

  教师引导全班幼儿合作排列,感知和做的快乐。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关注声音的根源,关注生活中的声音的多样性。

  2、引导幼儿积极探索,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物体发出声音,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3、发挥幼儿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一类材料:铃铛、响筒、口哨、小喇叭等

  二类材料:竹筷、木梳、刷子、瓶盖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猜猜他是谁:请四名幼儿事先藏在遮挡物后面,分别对大家说一句话,大家根据说话的声音,猜一猜都是谁在说话?

  二、基本部分

  1、玩一玩,让物体发出声音

  教师:人的声音是各不相同,小朋友们都能根据不同的声音猜出说话的小朋友是谁,下面我们试着玩玩这些物品,听听它们发出的声音。

  (1)老师与幼儿交流,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让各种器具和乐器发出声音。

  (2)停止动作,使物体停止发出声音。

  教师;说一说,为什么这些物体会一声不响了?

  (3)小结:使物体运动起来,它就会发出声音,不动它,就没有声音了。

  2、感受声音的不同

  教师:刚才大家一起玩太吵了,什么声音也听不清。现在我们分开来听一听竹筷会发出什么声音?玻璃杯会发出什么声音……

  (1)开火车,幼儿各自用自己手中的器具,大家按“一、二、一”的节奏敲一敲,吹一吹。

  (2)感受声音的不同性质,如嗓、清音、高音、低音节奏快、节奏慢等

  3、听录音,想象感受声音的多样性

  教师:生活中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来听听录音机播放的是什么声音。听到这些声音,你们会想象到什么事物?

  (1)鸟叫

  (2)流水叮咚响,一群鸭子嬉戏

  (3)动画片《狮子王》的插曲

  (4)小结:不同的声音能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我们可以根据听到的声音想一想,猜测发生了什么事情?

  (5)请幼儿说一说,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不同的声音?

  4、探索模仿声音

  教师:刚刚我们听到了马飞快地跑的,鸟儿欢快的叫……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能学一学?试一试,模仿这些声音

  (1)学习模仿马蹄声

  (2)幼儿交流模仿声音

  (3)师生合作配音

  出示森林背景图,老师操作鸟儿、大象、小猫、鸭子等图片由幼儿配音:

  清晨,鸟儿们醒来了(揉塑料纸或打纸片模拟小鸟上下纷飞。)

  大象走来了(用拳头慢慢的敲桌子)

  小猫走来了(喵喵!)

  三、结束部分

  1、小结本课: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希望小朋友们以后认真听,试着模仿,就会发现很多乐趣。

  2、幼儿休息。

  活动反思:

  通过这节科学活动,整个活动层次清晰,层层推进,幼儿很感兴趣,在操作活动中尝试、观察、比较,发现问题,成分体现了“玩中学”的理念。但现在如果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教学准备上建议提供给幼儿两个套桶,让幼儿同时感知声音的不同,同时,最好选择声音差别大一点的物品放在套桶里。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一、活动题目

  大班科学活动设计:杠杆

  二、活动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动物头饰、木棒、积木、重物、记录卡、水彩笔、浆糊、抹布、用力标志(大小不等的圆片)。

  五、活动过程

  导语:小熊要盖新房子,它买了许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动,我们去帮助它吧!

  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来运材料。

  (1)我用双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试一试,哪种方法用的力气小。

  幼儿使用各种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点。

  (1)使劲用双手抱重物。

  (2)弯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4)用手拉重物。

  说一说我的发现。

  (1)抱最费劲,汗都流出来了,拉有一点费劲,推只有一点点费劲,撬很轻松。

  (2)抱要流汗,拉要流一点点汗,推不费力,撬更不费力。

  (3)抱要费力气一些,拉要稍微费力气一些,推费力要稍微好一些,撬不费力气,轻轻一下就行了。

  我的实验过程。

  让幼儿用省力的办法帮小熊把材料全部运过去。

  六、注意事项

  1.使用木棒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给幼儿提供的重物以不超过三名幼儿抬起的重量为宜。

  3.提供作支点的积木高度要适宜。

  4.在用木棒撬重物时,支点应随重物一起移动。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水是怎么变脏的。

  2、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爱护水资源一些方法。

  活动准备:

  1、清水和污水各一缸,两条金鱼

  2、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河流生病的原因。

  师:小朋友们都听过《小红帽》、《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你们听过关于河流的故事吗?今天老师来讲《河流生病了》的故事。听完后请说小朋友们说一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出示课件,教师讲述故事)。

  二、看图回答问题

  1、在河流的旁边住着谁?河流的水怎么啦?

  2、河里的鸭子和鱼还喜欢河流吗?

  3、为什么说河流生病了?

  4、后来,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

  请个别幼儿回答,鼓励幼儿大胆自信的回答问题。

  三、做实验:小鱼的家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看一看小鱼喜欢生活在哪里?请看这里有两盆水有什么不同?

  出示金鱼提问:谁来了,我们把这两条小鱼分别放在这两盆水中,看看清水里的小鱼和污水里的小鱼会有什么不同?

  我们应该怎么做?(把小鱼救出来)瞧,小鱼又能自由自在地游泳了。

  教师小结:所以说,清水能用,人能喝,鱼儿能生活;污水不能用,人不能喝,鱼儿、虾等动物也不能生活。

  四、讨论水怎么变脏的

  提问:你们知道水是怎么变脏的吗?

  我们一起来看这两幅。想一想你们喜欢哪一幅图?

  你们还见过什么地方的污水流到了河里,使水变脏了?

  你家附近的河水脏不脏?你看见水面上有什么?。

  五、讨论怎样使水变得清洁

  师:河水变脏了,我们吃的是脏水,用的是脏水,这样会发生什么问题呢?

  幼儿讨论。

  提问:我们怎样才能使水变得不脏呢?

  如果我们看到别人把脏东西扔进河里,有的小朋友说又不是我扔的,不关我的事,这样做对吗?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保护环境从我们身边做起,从今天起我们大1班的小朋友就来当环保小卫士去检查我们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有没有垃圾。好了,小卫士们,我们出发吧。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无处不在,有鸟叫声,雷鸣声,树叶的沙沙声,琴儿的叮咚声……这些都有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和探索,为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教师采用"六个一"交互使的办法,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活动生成:激发幼儿进一步寻找、发现更多生活中各种各样声音。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乐于倾听各种悦耳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通过探索,操作活动来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件能发出声音的玩具。

  2、电脑、投影仪、投影屏、激光笔《这是谁的声音》的光盘3、录音机,有 "牛、羊、下雨、洗衣机、小蜜蜂、公鸡"的图片

  活动过程:

  3、 听一听:老师启动"会发声音"的玩具狗

  2、玩一玩:请幼儿自选玩具3、说一说:玩具发出的声音。

  4、看一看:根据图片模仿各种声音。

  5、唱一唱:《 模仿声音》的歌表演

  6、猜一猜:电脑娃娃中的《这是谁的声音》播放课件"小孩笑声、马叫、掌声、枪声、汽车跑的声音"

  小结: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听到了这么多好听的声音,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件玩具,我们继续去寻找更多的声音吧!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们和老师继续寻找更多的声音。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名称:

  冷冷的冰

  活动目标:

  1、感知冰的特征,知道冰块是水变的,冰又能变成水,并能用语言表达。

  2、有探索冰变化的兴趣。活动准备:冰块、毛巾、热水、大盆子、冰花、纸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冰)你们看、这是什么?请你猜一猜这块冰是从那里来的?(冰箱)冰箱里的冰是从那里来的?

  小结:水遇到冷会变成冰。

  二、引导幼儿感知冰的特征

  1、幼儿第一次玩冰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的冰,等一会请每个人拿一块冰,玩一玩,摸一摸然后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有什么感觉?(冷、滑)

  2、再次玩冰(引导幼儿压衣服、压冰两者进行比较)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硬)

  3、(纸和冰进行比较)冰是什么颜色的?(透明)

  4、小结。

  三、冰的融化

  1、刚才玩冰后你为什么要用毛巾擦手?手里的水是从那里来的?冰拿在手里为什么会变成水?

  2、实验:热水和冰如果有很多冰,有什么办法让它马上变成水?老师给冰请来了好朋友,请小朋友把冰放在大盆子里。管好自己的冰,看看冰碰到好朋友后有什么变化?老师到热水,引导幼儿观察。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丰富词:融化)

  3、老师这里有许多冰,请小朋友把它们拿到太阳底下去,看看它是怎么样变化的?

  四、延伸活动

  1、幼儿到室外观察冰的变化。

  2、幼儿观察冰花,教师讲解冰花的制作过程。

  3、请幼儿回家制作冰花。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种子都藏在果实里,了解种子的用途。

  2、通过观察发现种子的丰富多彩。

  3、通过品尝种子食品,对种子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Ppt:水果的切面

  2、ppt课件:种子 食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水果“杏”图片,引发幼儿对水果的兴趣。

  引导幼儿按水果的名称、生长的地方、形状、口味等方面进行介绍。

  2.说一说哪是杏的种子?

  二、展开 1.寻找水果里的种子,了解种子的用途。

  Ppt课件:水果的切面

  (1)课件演示,幼儿观看 。你们吃过这些水果?有没有发现果实里面的小秘密?(有籽、有核、有硬硬的东西)

  (2)再次观看水果切面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你在果实中发现了什么?

  (3)小朋友们发现这些果实里面都有种子宝宝。种子宝宝为什么要藏在果实妈妈的肚子里呢?

  2、了解种子的用途。

  (1)讨论:种子宝宝有什么本领呢?

  (2)如果把它放在泥土里,浇水、施肥,它会慢慢地发芽、长叶、开花,最好会结出许多许多的果实。

  3、发现丰富多彩的种子。

  (1)观察发现种子宝宝都是一样的.吗?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对各种种子的颜色、形状、硬度、光滑度等进行观察讲述。

  4、 品尝种子食品

  (1)ppt课件:种子 食品小朋友看看这些是什么?它们叫什么呢?(花生、黄豆、玉米等)小结:这些都是植物种子。种子种子不仅能长成植物,而且还是我们人体的营养宝库,所以,许多种子也被人们做成了食品。

  (2)种子食品你们看看这些种子能做成什么食品呢?幼儿观看课件并讲述种子食品。

  三、结束

  1、幼儿品尝种子食品。

  2、教师:我们认识了水果的种子,还品尝了一些种子食品,如果以后你还发现了其他植物种子的秘密,再来告诉大家。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利用幼儿园玩水池为幼儿提供玩水的机会,感知水的特点,巩固对水的认识。

  2、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体的“沉”与“浮”现象。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3、让幼儿感受水中发现的乐趣,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提前几天告诉幼儿星期×下午我们到“玩水池”玩水。老师、幼儿及家长共同搜集玩水的材料。塑料制品:果奶瓶、塑料玩具、小水桶等;木制品:积木、树枝、冰糕棍、树叶等;纸制品:硬纸壳、皱纹纸、报纸、作业纸、纸盒等;泡沫制品以及小石块、鹅卵石、小铁块等。并让幼儿用塑料袋将材料装好,作上标记,放在玩具柜里。

  2、活动前,检查水池的安全、卫生。池底是否有异物,池水是否清洁,池水高度是否适当。

  活动重难点:

  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

  活动过程:

  1、感觉游戏。

  鼓励幼儿同老师一起到水池玩水(个别胆小不愿到水池玩的幼儿暂不强求,允许他们在水池边玩)。引导幼儿看看水中的小脚丫或凉鞋;试试用双手捧水;体会把手掌平放在水中与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觉;体验水中走路的感受。帮助幼儿回忆、再现过去所学知识,如:能看见水中的小脚丫,是因为水透明、无色,捧着的水一会儿没有了,是因为水会流动等等;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发现,如: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在水中走路比在地上走路慢。

  2、听觉游戏。

  请幼儿将塑料袋里的材料一一投入水中。让幼儿听一听、比一比不同材料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再试一试、听一听、比一比不同材料从高处、低处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幼儿反复对比实验,相互讨论,得出结论:从高处将材料投入水中比低处将材料投入水中声音大,重的材料投入水中比轻的材料投入水中声音大。让幼儿闭眼想象:夏天的暴雨和秋雨(毛毛雨)打在水里的不同声音;回忆的故事《咕咚来了》,想象木瓜掉在水中的声音,理解小兔为什么会吓得惊慌失措。

  3、观察、比较、归纳游戏。

  观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现象;比较材料的轻、重、厚、薄;感知材料的轻、重、厚、薄和“沉”、“浮”的关系;归纳那类材料会沉于水中,那类材料会浮于水中。

  4、触觉游戏。

  用手触摸、感知那些材料吸水,那些材料不吸水;那些材料遇水会烂,那些材料遇水完好如初。

  5、收拾整理材料。

  请幼儿把水中的所有材料收集在塑料袋里,使水中无杂物。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一一保护水资源。

  注意:在上述每一种游戏中,均让幼儿充分讨论、交流、合作。如相互提供材料,交流新发现等。以此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体验分享的快乐,体验“发现学习”的惊喜、乐趣。

  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玩水材料带回家,把今日的“水中的发现”告诉爸爸妈妈。请家长作好记录,次日交给老师。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孩子“水中发现”的多与少、深与浅;了解孩子的表达能力;了解孩子对这种活动方式的兴趣及认可程度;了解孩子某方面的个体差异,如听觉、触觉、记忆等。以便教师根据幼儿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从中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扩散或寻找新的教育活动内容。

  活动点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突出了让幼儿主动学习的思想。《水中的发现一一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力求体现这一思想并遵循了幼儿学习的三个特点:

  一是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直接驱动。玩水是幼儿感兴趣的,所以,他们会积极投入、主动探索、发现学习。在发现学习中获得成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二是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需要用动作和各种感观来帮助思维。因此,给幼儿提供操作机会和调动幼儿的各种感观共同参与尤为重要。三是由于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学习进程,幼儿与幼儿间相互作用的学习方式,使孩子们乐意接受。同时,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均得到发展。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表现的相当有兴趣。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大点的孩子基本可以自己完成整个过程,小一点的孩子需要教师从旁指导。在游戏环节中孩子们玩得很开心,这种在玩中学习知识的目标正是我想达到的。纵观整个过程,探索的意义无处不在,只是在科学知识方面应该再加强一些。教师在设计这个活动时如果再能加入面粉,沙子,木块之类的材料效果应该更好。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