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料 >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之科学小制作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之科学小制作

发布于:2021-08-11 13:48:24 作者: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之科学小制作

  科学活动是指人们从事探索事物存在及变化的状态、原因和规律的实践活动,以及在科学知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实践活动。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之科学小制作,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之科学小制作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之科学小制作:翻跟头的小人

  制作原理:利用重心移动的原理(电池滚动而带动外壳翻转)。

  材料:废旧1号电池、硬卡纸、双面胶。

  制作方法:

  1、将长20厘米、宽7厘米的硬卡纸围成圆筒状,再用双面胶粘贴固定。

  2、将其中一个筒口用长8厘米、宽5厘米的纸封住。

  3、在圆筒内放人电池,并用同样方法封住另一个筒口。

  4、用水彩笔在圆筒上画一个站立的小人。

  玩法:将玩具放在斜坡上滚下来,筒上的小人会不断地翻跟斗,非常有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之科学小制作:平衡玩具

  制作原理:平衡原理

  材料:细铁丝、橡皮泥或乒乓球、硬卡纸、笔。

  制作方法:

  1、将一根长20厘米的细铁丝弯曲成M状,然后在铁丝两端插上乒乓球或等重的橡皮泥。

  2、把画有小动物头形的硬卡纸贴在铁丝上。

  玩法:可放在手指或笔上摇晃着玩,体验平衡的神奇。

  注意:必须符合力臂相等和两边物体等重这两个条件才能平衡。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之科学小制作:磁铁画制作

  材料:

  磁铁

  小铁球或者其他可磁化的铁锡制品如:曲别针,钉子,小的饰品。(可以生锈的铁制品就是磁性金属)

  食品盘

  无毒颜料

  碗或者其他容器

  勺子

  稍厚一些的纸

  步骤:

  1、把颜料倒入容器中或者烤盘中

  2、把纸放入食品盘中,或者你用的盘中

  3、指导着孩子把各种小制品放入颜料中

  4、用勺子舀出这些物品,然后放在食品盘内的纸上面

  5、用磁铁在甜品盘下面不停的移动。这些小铁制品会随着甜品盘下的磁铁不停的跳舞。不久你的画就做好了,要随时补充颜料。

  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如果小物品太湿,他们就不会移动

  特别注意防止儿童把这些小东西放入口鼻中引起窒息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之科学小制作:纸杯变变变

  设计思路:区域工作时我班大部分孩子被纸杯吸引,他们把纸杯变成机器人,又把纸杯变成很多东西,我看到孩子们对纸杯变化那么感兴趣。所以设计这节活动,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想象进一步探索纸杯的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探索用各种方式或使用各种辅助材料是纸杯变化。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1、用纸杯接一杯水喝,问:我刚才干什么了?用什么喝的水?

  2、纸杯除了喝水还能干什么呢?

  3、幼儿操作,教师引导。

  4、评析。

  5、教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可变的东西,只要我们爱动脑子,一定会让更多可变得垃圾变得有用。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之科学小制作:会“走”的盒子

  一、活动题目

  会“走”的盒子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制作会“走”的盒子,懂得废旧物品可以加工成有用的物品。

  2、幼儿通过操作感知橡皮筋的弹性,学会简单制作玩具的技能。

  3、幼儿通过实验记录,加深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养成关心科学、好奇、好问,乐于尝试的好习惯。

  三、适用对象

  4~5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橡筋、小棒、橡皮泥、吸管、纸盒、绳子、曲别针、录音机、酸奶盒。

  五、活动过程

  引入: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随意地走入教室。教师提问小动物是怎样走路的。幼儿讨论各种各样动物行走的样子。

  教师出示一个会“走”的纸盒,提问:这个纸盒怎么会自己“走”呢?看一看,纸盒里有什么秘密?

  (1)纸盒里有橡筋。

  (2)纸盒里还有橡皮泥和曲别针。

  做会“走”的纸盒。

  选用橡筋一根,用橡皮泥裹住橡筋的中间,捏成一个小圆球,圆球表面要光滑。将带有橡皮泥的橡筋两端,分别穿入纸杯口两边的小孔里,分别用曲别针固定橡筋。用手转动橡皮泥将橡筋拧紧,放在地上,纸盒就会“走”起来了。

  想一想,说一说。

  (1)橡筋拧紧了,一松纸盒就走了。

  (2)橡筋有弹性。

  (3)像我的弹弓一样,一拉就将橡皮泥弹走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之科学小制作:小流星

  设计意图

  在晴朗的夜空,孩子们会看见许多行星。在他们的眼里,星星是有生命的,因为他们发现星星总在不断地眨眼睛。他们偶尔也会发现一颗流星从天边划过,留下长长的一道印痕。这些星星想干什么呢?此活动旨在让孩子们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拓展孩子们的想象空间。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流星、陨石的指示,理解故事内容。

  2、感受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3、提高角色表演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观察夜空的流星。

  2、收集陨石的图片。

  3、故事挂图、配乐故事。

  过程建议

  1、回忆对夜空及流星的观察,说说自己对夜空的想象。

  2、听配乐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看图听故事,感受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小星星为什么想去地球?月亮婆婆和白云姐姐为什么不让他去?小星星是怎样做的?小星星到了地球上,他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

  4、听故事,学习故事中的词、句。

  月亮婆婆说,地球是个怎样的地方?

  小星星想到地球上去生活,月亮婆婆是怎样说的?

  小星星对白云姐姐说了什么?白云姐姐又是怎么说的呢?

  5、表演故事。

  延伸提示

  1、绘画:小流星和他的朋友们。

  2、绘画:神秘的夜空。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幼师资源   教学设计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