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百科 > 我国古代所谓六书是什么

我国古代所谓六书是什么

发布于:2022-07-11 04:59:15 作者:

  六书,首见于《周礼》,清代以后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六书”中的六种造字法,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前面4种,是造字的方法,后两种,即转注和假借,涉及的具体,应为文字的使用,并不是创造新字的方法。

古诗72.2.jpg

  六书的概念

  六书是东汉许慎收集历代资料的前提下,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一般都认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属于造字之法,即汉字结构的条例;转注则属于用字之法。

古诗81.1.jpg

  六书的重要意义

  六书大约反映了战国末到汉代以及后世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认识。它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是一个完善周密的条例。它对于汉字,特别是对古文字,它能够予以充分说明。并对汉字的演化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六书是后来的人对汉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也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当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所以“六书理论”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一个伟大创见。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baisebaisebaise@yeah.net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评论

发表评论